大河网

“法式”生活丨志愿填报成“生意经” 动辄上万元的咨询真能帮考生规划未来?

2024-06-27大河网

大河网讯 近日,随着全国各地高考成绩陆续公布,一条视频也走红网络——画面中的父母还没为考了600多分的孩子高兴多久,话锋便一转,“你要是再多考两分就好报志愿了。”71.3万的点赞和5.1万的评论道出了考生家庭的共鸣:填个好志愿,上个好大学。

截图来源:抖音网友“嘞是唐嬢嬢”

不仅“张雪峰直播售卖高考志愿填报套餐”的消息迅速冲上热搜,学校旁、马路边,高考志愿填报的宣传广告随处可见。有机构开出上万元的咨询报价,不少家长趋之若鹜。

许多网友不禁发问:“高价”的志愿填报咨询,真能帮考生规划好未来吗?为此,记者以求职者的身份应聘某机构咨询师岗位深入了解行业情况,并邀请律师和大家聊聊志愿填报时如何擦亮双眼。

【市场】刚需之下,高考志愿规划成“热门生意”

大数据精准匹配、帮孩子挑选最适合的专业……通过网络搜索,记者发现高考出分前后,一些商家都在售卖价值数百元的“高考志愿填报卡”等商品。不少机构也推出了高考志愿填报的个性化服务,根据服务项目不同,咨询价格从几百元至上万元不等。

在应用商店搜索高考志愿填报相关App。

刚需之下,一些家长选择抱紧高考志愿规划师的大腿。

“如果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做选择,通过付出一定的代价获得帮助,也是可以的。”网友“SKY”认为咨询是一条快速筛选信息的捷径,而任何捷径都不会是免费的。如果寻找一家合适的机构能帮助考生家庭弥补信息差,也算物有所值。网友“修饰你的思想”同样认为,“有需要就有市场,能用钱少走点弯路是值得的,大学是一个平台,需要综合考虑,好的选择会为自身的努力锦上添花。”

不过,也有家长持反对意见,网友“路口等你365”认为院校信息并非机构的独家资源,都是公开可获得的,“我家孩子高考那阵,我提前半年开始研究,横向对比,竖向比较,做了N多表格。不仅仅是学校,政策也必须摸熟摸透”。

张雪峰团队推出的咨询套餐在多地已售罄,甚至2026年的课程也已售罄。

据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付费规模约为9.5亿元,是2016年的7.3倍。高考志愿填报服务行业正步入一片“红海”。比如,考研名师张雪峰创立的“峰学蔚来”,尽管其高考志愿填报服务的价格高达上万元,但家长们报名的热情依旧不减。其价格为11999元的2024届志愿填报“梦想卡”,在大部分地区均已售罄。

“现在更多家长意识到子女高考志愿填报的重要性,希望通过专业的规划,帮助孩子选择更适合的专业和学校,为孩子的未来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北京观韬中茂(郑州)律师事务所律师张艺露说,高考志愿填报市场瞄准了这一需求,一定程度上,为考生和家长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便利。

【问题】高考志愿规划师掉入“速成”怪圈

打开某招聘App,搜索“高考规划咨询”发现,成为一名高考志愿规划师竟如此简单:学历不限,中专及以上均可;经验不限,有统一话术,对着念;只要会用电脑,简单懂点推销,“小白”一周内可上岗,最快三天两夜……

在某招聘软件中,对于高考志愿填报讲师的标准多不限学历和经验,走线上主播的工作形式。

随后,记者也以求职者的身份打探了某家机构的实际师资情况,对方则告知需要有相关咨询经验,但无经验的“小白”也可以通过系统培训快速上岗。

经过对多家机构的了解记者了解到,一名高考志愿规划师的工作日常多如以下描述——登记学生情况,在出分之前,先引导学生做性格测试,再综合评估兴趣、分数、家庭情况等,出一个初步的预选方案;出分后,再根据实际分数做调整,按照冲、稳、保的思路,把最终的志愿定下来。

“想抱牢高考志愿规划师的大腿并不容易,20分钟付费4000,一次咨询课收费近2万。钱收了,志愿报了,孩子却没如愿录取。”张艺露告诉记者,这样的案件每年都在发生。很多家长再次登门咨询,不是被告知换人,就是吃“闭门羹”。

“拿捏心理+刺激焦虑+时间差,是许多高考志愿规划师的惯用套路。”张艺露告诉记者,“高价”买来的“高报”,而背后的师资不见得有多少“高招”。

教育部官方发文。

张艺露称,“教育部官方网站就专门发文,提醒考生及家长警惕‘高价辅导’陷阱,明确表示有关部门从未发放过‘高考志愿规划师’这类职业资格证书”。

【建议】可以参考咨询师的意见,但不能成为“韭菜”

“由于志愿填报模式的变化,知分填志愿以及平行志愿让考生很难在分数上‘吃亏’,当前的难点更多在于,考生怎样把自己的优势潜能与未来的社会需求相结合。”北京市京师(郑州)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张长桥说,“选择方向,最关键的是要了解自己。而了解自己,不是简单地通过一个软件、一次咨询就做得到的。”

填报志愿究竟应该听谁的?张长桥认为,学校要加强重视生涯教育,关注培养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其次,家长要对当前校外的咨询机构保持理性的判断和选择,不要因为焦虑轻易被忽悠,成为任人收割的“韭菜”。

“咨询机构提供的是教育咨询类的服务,为客户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指导。”张艺露告诉记者,从法律属性上来看,咨询公司和客户之间属于民事合同关系,如果咨询公司虚假宣传,比如过分夸大其提供的服务,或者对外宣称有内部数据库等虚假信息,诱导家长过分依赖咨询公司的数据,最终导致高考志愿填报失败,这样的情形就存在虚假宣传、欺诈消费者的情形,大家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由教育部推出的“阳光志愿”信息服务系统面向考生开放使用。

“现在,官方系统里不仅有专业倾向测评,还有一个心理测评模块,邀请了国内权威心理专家来进行研发,让考生对自己的兴趣、价值观、学科倾向等进行评估。”张艺露也提醒广大考生,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今年首次推出了“阳光志愿”信息服务系统,免费向千万考生开放使用。

【规范】“高报”行业需要“高”准入门槛

“内部提升和外部监管双管齐下,才可以逐步规范高报类教育咨询行业,提高服务质量和专业水平,满足学生和家长的期待和权益。”张艺露认为,“高报”行业需要“高”准入门槛。

北京市京师(郑州)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韩宇靖也表示认为,需要明确设定相关教育、心理咨询等领域的学历背景或专业认证作为基本条件。

“咨询机构应该公开其服务内容、收费标准、咨询师资质等信息,使家长和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并自主选择同样十分重要。”韩宇靖建议,行业可以建立客户评价系统,对咨询师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和监督。同时,加强对高考咨询规划行业的监管,对违规行为进行查处和惩罚,并建立健全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处理家长的投诉和纠纷,保障消费者权益。

高考志愿填报是高中毕业生的“最后一课”,填报志愿的过程本身也是考生认识自我、规划未来的重要一步,不应将志愿填报盲目寄托于“花钱解决”。(董蕾 范弘烨)


  相关阅读

  ·“法式”生活丨高考结束,别忘了还有这张“防骗测试卷”


编辑:祝萍  审核 :安艳鸽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