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跨越山海 “通”向未来——郑州国际陆港建设回眸

2024-07-01大河网

大河网讯 银龙长啸破云烟,万里关山一线牵。承载着中原人民“通江达海 联通世界”梦想,记录着河南奋力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历程的郑州国际陆港,正在讲述新的精彩故事。

6月30日上午10时15分,一列满载比亚迪商品车的“巨龙”徐徐启动,驶出郑州国际陆港,标志着专用铁路正式通车,同时也宣告了郑州国际陆港正式启用。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脚步永不停歇。站在郑州国际陆港西作业区,747飞机从头顶飞过,满载货物的列车驶向远方,让人浮想联翩、思绪万千。不到两年时间,铁路专线通车、西作业区投用,诸多项目从规划变成现实,是什么力量把滩涂荒地变成了欣欣向荣的枢纽新城、产业新城?

同心山成玉 协力土变金

河南地处中原腹地,承东启西、区位居中,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着内陆腹地战略支撑作用。作为河南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抓手,郑州国际陆港建设是河南实施“优势再造”战略,推动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的重要举措。

时光拉回两年前的2022年9月28日,郑州国际铁路港项目举行开工奠基仪式,标志着河南在加快建设国际一流陆港、助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进程中迈出坚实步伐。

从此,郑州东南方向这片50平方公里的热土发生巨变,项目建设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热火朝天。

看得见的是新城渐起,看不见的是建设者背后的汗水与智慧。

以圃田为核心的国际陆港距离市中心仅8公里,园区面积约5.8平方公里,与成都、重庆、乌鲁木齐等集结中心相比,园区规模小,周边扩展空间有限,不利于交通枢纽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

因时而变,应时而动,顺时而进。省委、省政府着眼全局,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布局建设郑州国际陆港,将这一事关河南长远发展的“超级工程”迁至郑州航空港,成为我省实施“优势再造”战略、推动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的重要举措。

“工期紧、任务重、难度大!”河南国际物流枢纽建设运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称,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要把基础设施几乎为零的片区建成具备现代气息的国际陆港,谈何容易?唯有拿出决战决胜的状态、冲锋冲刺的决心,加压奋进、全力冲刺,不辜负省委省政府的信任和全省人民的期望。

为有力推进项目建设和企业服务,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成立了工作专班,在备案审批、征地拆迁、施工许可等方面,采取“跟踪式”“保姆式”服务,全方位推动郑州国际陆港建设。

河南国际物流枢纽建设运营有限公司创新投融资体制、运营管理模式,拉高郑州国际陆港建设标准,一体推进陆港建设与招商工作。

施工方中铁七局项目部增派人手,采取“三班倒”的方式,“全天候”紧张施工,“挑灯夜战”的情形成为常态。

6月16日10时10分,郑州航空港区南部柳河框架中桥施工现场,随着最后一对25米长钢轨铺设成功,专用线全线铺轨任务完成,比原定工期提前了十多天。

梧高凤必至 花香蝶自来

1小时城际铁路都市圈、300公里高速公路覆盖圈、800公里高铁圈、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航空网……郑州国际陆港所在的区位和交通优势格外明显。

临近郑合高铁、郑渝高铁,距郑州航空港站仅6公里左右,距新郑机场直线距离15公里左右,郑州国际陆港所在的区域,是一个集航空、铁路、高铁、公路、水运(未来)于一体的枢纽高地。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郑州国际陆港向西一公里,以比亚迪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城正拔地而起。

从开工到投产,仅用了17个月时间,郑州比亚迪的落地让大家见证了“港区速度”;第600万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在郑州基地下线,新能源汽车城见证了比亚迪的又一个辉煌时刻;吉利汽车、佛吉亚座椅等整车和核心零部件企业陆续落地,加快了特色产业园区的建设进程。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汽车出海不是一个单打独斗的过程,还需要产业链的高度协同。在比亚迪的带动下,以弗迪电池为龙头的核心零部件产业链,以吉利广域铭岛为代表的汽车软件产业链,以天迈科技、华锐光电、联创电子、福申科技等为代表的汽车电子产业链,以佛吉亚座椅、腾美内饰、迈睿达、延煦零部件等为代表的通用零部件产业链,以优信、杰瑞环保、泰利新能源等为代表的汽车后市场产业链,正在加速向郑州国际陆港周边的汽车城快速集聚。

大宗商品关乎国计民生,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在大宗物流领域,大型产业园区作为聚合多种物流功能的物流枢纽,可承接大宗商品中转、集散、交易、金融等物流工作。

总投资超475亿元的郑州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在这里布局,将立足我省资源禀赋优势,除为郑州航空港区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产业提供服务外,还将为我省尿素、小麦、花生等优质农资农业产品,煤炭、铜、铝等矿产品,以及纯碱、玻璃等工业品的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提供涵盖交易结算、信息服务、物流服务、仓单服务、金融服务等在内的全链条综合服务。

郑州国际陆港规划了西作业区、东作业区。西作业区是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作业场站,定位为新能源汽车供应链服务中心;东作业区为中欧班列集结中心铁路场站,已于2023年年底开始施工,核心功能区将于今年10月底建成。

西作业区距比亚迪厂区仅1公里,可把整车直接开到场站,不需要通过板车运输,不仅降低了运输成本,还极大地提高了物流运作效率。

为何大家纷纷看中这块“宝地”?得益于这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这里是河南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口岸体系位居内陆之首,通关效率对比国内平均水平遥遥领先;

这里是中部大省联结世界的枢纽,货物集疏范围已覆盖我国90多个大中城市;

这里有“四港联动”的多式联运交通优势,航空港蓄势腾飞、国际陆港加速崛起、公路港四通八达、高铁港呼之欲出,构建起承东启西、连通南北的立体交通网络。

作为郑州国际陆港投资建设运营主体,河南国际物流枢纽建设运营有限公司负责人称,将进一步加快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建设,确保到2025年实现关铁融合、区港一体、资源集聚,支撑保障国际班列开行量达到5000班次。

该负责人表示,将按照省委和省政府“现代化、国际化、世界级”内陆大港建设要求,以满足中欧班列“万列、千万吨”开行为目标,打造“世界级国际铁路枢纽港、中欧班列运贸产创新发展示范区、内陆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智行天下 点“亮”未来

夏日炎炎,在郑州国际陆港区,机车穿梭,作业不歇,一旁的铁路轨道纵横交错伸向远方。整个过程见不到人工操作,但一切都井然有序、高效快捷。

郑州国际陆港区引入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推进港域内各场站管理的智能化和现代化。智能园区正在着力打造集智慧场站、供应链金融、大数据中心、跨境电商、保税物流及智能仓储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智能园区。此外,还借鉴沿海无人港的先进做法,实现国际陆港现代化,建设智慧陆港系统,实现“1(海关)+N(铁路场站)+N (企业)”各单位信息化升级和互联互通,使口岸监管作业与铁 路、公路等物流作业一次联运完成。

按照“关铁融合大监管区”理念,一体化建设铁路场站和海关监管区,实现入区即监管。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致力于打造关铁融合大监管区,承担中欧班列货物集结、通关及班列开行等主要职能,具备一站式报关、报验、订舱、集疏运、储运等功能,实现内陆地区与沿海港口“无缝对接”。

“常规的中欧班列集结中心都是在铁路线旁边单设独立海关监管场所,集装箱货物需要先进入监管场所,查验放行后,再拖运到铁路沿线。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在规划建设时就考虑到了这一点,直接将铁路线规划到海关监管区域内,实现关铁融合,进一步简化流程、压缩通关时间,提高作业效率。”运营方相关负责人表示。

“一站式办理、一条龙通关”,提高了物流效率,也降低了物流成本。以数字化手段赋能国际陆港口岸发展提速增效,郑州国际陆港还将通过技术化手段,推动进口转关核销自动化、进出口货物放行智能化、海关监管模式创新、运输运营优化等方式,全方位提升国际陆港进出口货物通关效率。

古有丝绸之路驼铃阵阵,今有国际陆港“引擎”不息,一趟趟“黄金班列”搭载着中原人民的期望,从这里整装出发,跨越山海,驰骋万里,驶向更远的未来。(高利国 王瑞)

编辑:路娇  审核 :莫韶华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