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河南改革“区”动力③丨长垣经开区:链式聚合+创新驱动,培育千亿产业集群

2024-07-27大河网

编者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开发区是产业集聚和经济增长的重要载体,为全省经济稳定向好提供强劲“区”动力。2023年度全省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评价结果出炉,30家开发区获评先进制造业开发区,6家开发区获评现代服务业开发区。7月26日起,大河网联合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推出《河南改革“区”动力》系列报道,关注河南开发区改革再深化、发展再提质、能级再提升的先进实践。

大河网讯 长垣,“中国起重机械之都”。长垣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长垣经开区”)以起重装备制造、医疗器械及医用卫生材料和铝基新材料为主导产业。在5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长垣经开区交出了一个个亮眼的“成绩单”:入驻“四上”企业343家,从业人员15万余人,起重产业规模达373亿元,入选2022年、2023年全国省级开发区综合排名百强,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四星级)。

长垣经开区有哪些独特的产业优势?如何打好开放牌、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大河网记者带您了解——

促链式聚合

巩固壮大产业优势

作为全国产业规模最大的起重机械制造基地,长垣被称为“中国起重机械之都”。

在第九届中国•长垣国际起重装备博览交易会上,卫华集团展区内的重型空间机器人很抢眼。这台起升机构在横梁上平移运动,在系统的控制下精准抓取上料区的钢棒,放置在加工区的作业面上,再将钢棒放到成品区。整个过程无一处人工操作。

“和传统起重机相比,我们的重型空间机器人的运行速度提高了3倍、定位精度提高了100倍,同时电缆长度减少了80%。”河南卫华重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崔鹏说。

“长垣停产,全国缺货。”在起重行业,这句话广为流传,可见长垣起重地位举足轻重。


通过延链补链强链,长垣经开区不断巩固壮大起重装备产业优势,构建成了龙头企业牵引全链优化、“隐形冠军”企业打造单链特色的发展格局。目前,起重产业规模达373亿元,拥有规模以上整机生产企业116家、配套生产企业1042家(规上企业25家),产业链主要涉及的22类产品,除钢材外均有配套生产企业,产品涵盖桥门式起重机等10多个系列200多个品种,年产起重整机30万台、零部件170万台(套),门桥式起重机占全国市场份额70%以上,是全国产业集聚度最高、链条最完善的起重装备制造基地。

长垣经开区聚力构建“4+2”产业体系,引导起重装备制造、医疗器械及医用耗材等传统主导产业高位嫁接、转型升级,因时乘势引导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抢滩占先、发展壮大。

这里已打造成为以医疗器械为核心,以生命健康服务、健康设备制造产业为延伸的全产业链条。现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225家,经营企业6912家,拥有各类注册证6279个,产品涵盖70大类700多个品种,产品在全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覆盖率超70%,是国内医疗器械及医用卫材的重要生产集散地。

依托远洋科技铝基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领创超硬材料生产基地,高起点谋划建设总投资30亿元的科技新材料产业园。202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4.2%。

拓开放平台

畅通“国际+国内”产业双循环

政府“搭好台”,多渠道促企业出海;企业“唱好戏”,将产品推向世界各地。

长垣市经开区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长垣经开区聚焦产业链关键企业持续发力,积极探索实施招商新模式,畅通“国际+国内”产业双循环。通过精准招商,汇聚开放动能;通过建强平台,打通开放渠道;通过优化服务,助力企业出海。

近三年,长垣经开区引进落地科尼集团轻量化起重机及配套件生产基地、大章医疗Ⅲ类骨科耗材、红谷环能科技示范产业园等重大产业项目400余个,实际到位省外资金年均增长达到7%以上。

长垣经开区积极筹建综合保税物流园区、公铁联运物流园和中越医疗器械产业平台,建成运营中国出口起重机质量技术促进委员会、保税仓库、长垣国际会展中心等开放平台,服务能力大幅提升。成功举办中国·长垣国际起重装备博览交易会9届、中国·长垣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17届,国际起重装备博览会连续三届签约金额超20亿元。现有企业海外分支机构、合作营销网点已达120余个,卫华集团与66个国家签订检测互认协议,产品出口范围覆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同时,长垣经开区与中国国际跨国公司促进会、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中国国际医药卫生有限公司等开展合作,主动对接中国机械进出口公司、中国电建集团等大型企业,利用其优势资源,帮助引导企业参与海外项目建设,开拓国际市场,力争将卫华集团、驼人集团等本土骨干企业培育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近三年,出口总额达到15.75亿元。

搞创新、强人才

培育千亿产业集群

除了在起重领域享誉全球,长垣还被誉为“医疗耗材之都”。

在驼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驼人集团”),一款血液透析设备经过6年研发实现今年上市,实现了70%关键零部件独立生产,有效降低医院使用成本。

  驼人集团产业研究院副总裁程杰介绍说,驼人集团建立了自己的医疗器械研究院,主要负责高性能医疗器械的产品开发、智能装备设计制造、检验检测、产品孵化等一系列公共服务。该集团每年研发投入达4亿元以上,驼人研究院的1053人中有630位硕士、42位博士,同时还有3位合作院士。此外,集团与63所高校达成校企研发合作。

以创新之力,赋能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长垣经开区现有国家级众创空间、省重点实验室、大数据产业融合创新中心等省级以上创新型平台160个,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42家、国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和“小巨人”企业15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80家,累计授权专利达到19809件,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达3.5%,在省内开发区位列第1。

数字化赋能,引领带动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长垣经开区成功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8个、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4项,培育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3家,长垣智能管理综合服务平台成功入选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起重装备产业集群试点示范”,卫华集团牵头成立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下属数字赋能工作委员会,长垣经开区成功获批河南省首批智能化示范园区试点单位。

加强人才引育,带来产业发展新机遇。长垣经开区针对本土企业一线需求,培养一批复合型、应用型技能人才和“中原大工匠”。截至目前,共培育引进院士5名、博士40余名、各类高级专业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8000余名。

长垣经开区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产业升级增效之路,不断为当地发展注入“新动能”,也收获了大量“国家级”荣誉。在起重行业,被评为国家火炬计划长垣起重机械产业基地、中国出口起重机械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门桥式起重机械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在医疗器械领域,打造成为国家医疗器械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坚持绿色发展,获评国家级绿色园区;推动产业集聚,打造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国家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

“目前,长垣经开区拥有规上工业企业204家。下一步,将以培育千亿产业集群、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打造全国质量品牌提升示范区为目标,力争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省同层次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前列。”长垣市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说。(文/何心悦 图片由新乡市发展改革委提供)

《河南改革“区”动力》系列报道:

河南改革“区”动力②丨漯河经开区:“味”来可期!食品产业营收超1500亿元

河南改革“区”动力①丨三十而立、四路协同,打造“五星”开发区

编辑:陈梦伊  审核 :郭同欢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