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一”练“三伏”
学生们在体验快乐军训。
学生认真整理床铺。 均为河南日报记者 邓放 摄
河南日报记者 李英华
30多摄氏度高温下,身着迷彩服的“新高一”学生们认真听教官口令,“向右转”“稍息”“立定”等动作整齐划一,汗水浸湿了后背。
8月中旬,郑州市各个高中新入学的学生开始军训。军训是学生接受国防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培养“四有”人才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培养和储备后备兵员及预备役军官、壮大国防力量的有效手段。按照2021年8月1日开始施行的《高中阶段学校学生军事训练教学大纲》要求,军事训练包括基本军事知识和基本军事技能两部分,教学时间7至14天。
虽然已经立秋,但还处在三伏天,在火辣辣的太阳下“沐浴”半天,皮肤就能晒黑一个“色号”。孩子们在军训中表现如何?8月12日,记者来到郑州市第四十一高级中学一探究竟。
早上6点起床,6点20分操场集合完毕开始跑操,7点早餐,7点50分至11点30分训练、午餐和休息,下午2点20分至5点30分训练、晚餐,晚上7点集合,晚上9点30分结束一天的训练,晚上10点30分熄灯。严格的作息时间表精准到分钟,迅速纠正了孩子们暑假期间作息不规律的习惯。
第一次敬军礼,第一次拉歌,第一次把被子叠成豆腐块,齐步走时手臂要抬到统一高度,放下时紧贴裤缝……班主任在微信群里分享军训图片和视频,让家长们既惊讶又欣慰。
在家长自发组织的交流群里,孩子打没打电话、吃饭刷卡多少、是否会洗衣服、有没有蚊子叮咬等事无巨细的问题,都是为人父母的牵挂。一个孩子的爸爸说:“我想孩子了。”一句简单的发言引发众多回应,让人觉得好笑的同时又深有同感。大家总结,不是孩子离不开家长,而是家长离不开孩子,双方都需要共同成长。
有汗水才是青春,有磨砺才有锋芒。高一(5)班的王嘉桢在接受采访时说,军训不但能挑战自我、超越极限,还是同学们相知相识、增进友谊,尽快融入新班级的良好契机,是我们进入高中阶段上的第一堂课。教官代表唐虎生勉励新生时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通过队列、内务和军队优良传统教育等一系列学习,能够培养每一名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国防观念,为高中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编辑:王晓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