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江河文明的对话 南风北韵的交融——第二届长江文艺论坛完美收官

2024-09-02大河网

大河网讯 聚焦时代发展,共话江河文明。以“长江文艺传承发展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为主题的第二届长江文艺论坛,于9月1日在湖北武汉完美收官。论坛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指导,湖北省文联、华中科技大学主办,湖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武汉音乐学院等承办。

本次论坛首次设立分会场,分会场由河南省文联在郑州大学文学院举办,以“长江与黄河”的对话等形式推动江河文明的融合交流,共同构建江河文明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河南19位来自理论研究、文艺评论、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专家齐聚一堂,就“江河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传承江河文明 书写新时代文艺创作万千气象”“长江和黄河文明视域下的故乡书写”等话题展开精彩讨论。

江河一体 携手共生

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同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层的结构联系。两种文化的交融互鉴,既是文化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是当代文艺创新的需求。保护传承江河文艺,推进文明互鉴,建构中国文艺话语,成为长江和黄河流域文艺工作者的共识。

河南省文联党组书记方启雄在武汉主会场开幕式上致辞。他指出:“河南省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与长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古老的黄河文明到兼容并蓄的中原文化,河南人民始终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探索,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着智慧和力量。”他表示,河南省文联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长江流域各省市文联的交流合作,共同挖掘长江文化的丰富资源,推动文艺创作与评论的繁荣发展。

河南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清民以《江河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为题,在主会场作主旨发言。张清民表示,长江文化与黄河文化是世界文化的杰出代表,同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和文化主脉,以气势磅礴的自然画卷与灿烂的人文景观奠定了中国文学的审美取向,形成了两种形态的文学风格,造就了中华文化千年文脉。两种文化同源异构,在发展中互补交融,成就了江河文艺,加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提供了支撑,并奠定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基调。

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驻会副主席赵慎珠在主会场平行论坛发言。她以《江河共舞:以新的文化使命推进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交融创新》为题,从理论溯源、交融互鉴、时代为镜三个角度,介绍了河南厚重的文化底蕴和近年来在推动江河文化交融创新上的成果。她说,让技术有思想、视觉有灵魂,成为新时代传承长江文化、黄河文化的共识,新时代的文艺创新让“江河同心”的文脉流转有了更“潮”的打开方式,“长江故事”“黄河故事”叫响全国。她呼吁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汲取长江文明、黄河文明营养,在民心相通、互学互鉴中更好地实现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血脉绵延 中和之美

中华文明根植于黄河和长江流域,以其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而源远流长,在兼收并蓄之中不断发展繁荣。中原文化是黄河文化核心主干、基本支撑和集中体现,蕴含着黄河文明的内容精髓和思想精华。通过中原文化的发展历程,我们也能看到其对外来文化的包容促进和提炼升华。

河南省文联原党组书记、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二届主席团主席王守国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既是中华文化最本质的特点,也是最根本的优点。只有不断交流、融合,多种多样的文化才能不断发展、完善、成熟。从重瓣花朵、满天星斗到多元一体,中华文明有个非常重要的基因就是交融。习近平总书记用“五个突出特性”为中华文明精准画像,五个特性的核心就是中和文化。他以嵩山文化为例,阐述了嵩山文化中儒、道、释的文化融合。他认为,中原文化的繁荣离不开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传承,离不开天地之中、大河之间的融合。中原文化作为黄河文化的主流和主干,对中华文化最杰出的贡献之一就是对中和文化的提炼和升华。“放眼全球,想要建立文明的共同体,其核心就在于包容,不同文化之间取长补短、互鉴共荣、融合发展,才能达到费孝通先生所说的‘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王守国的发言引出了黄河文明的包容性以及文化传承的关键问题。这种包容性不仅适用于对国内其他文化的吸收,也适用于对外国文化的借鉴融合。河南日报社三门峡分社社长青青通过禅宗在长江和黄河流域的流变,讲述了达摩如何将外来文化化繁为简并和中国人的农耕、饮茶生活相结合,以农禅并重的形式融入中国本土文化。她认为,正是黄河文化的包容,才让外来文化在中原开枝散叶并和本土文化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其在受到江河文化影响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丰富着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类似的例子在江河文明史上还有很多。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梅启波从地理、政治、文化角度,讲述了杜甫诗歌从⻩河到⻓江的空间绘图,并进一步引申出这些作品的跨地域特点。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郑州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褚金勇从双重视野和地理叙事的角度,讲述了抗战时期文艺工作者从黄河到长江流亡的文学记忆和风物感知,分析了地域文化空间转移和流动所形成的不同的文化中心和文化过程,从而引出江河文化在交汇过程中产生的超越地理视野的文化生命脉络和文化景观。

多位专家的发言融汇了江河文化繁荣发展的支流,展现了在包容开放中逐渐壮大的华夏根脉。长江滋养土地生灵,黄河见证中华文明,江河文化造就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艺作品。江河不仅是大自然的杰作,更是中华文明的精神象征,承载着丰富的物质文明成果,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人文精神。

并驾齐驱 时代之风

“长江文化和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主体文化,虽然在发展时序、审美特点和文化形态上存在差异,但在长达数千年的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它们既相互冲撞、相互对抗,又相互渗透、互为补充,是两支平行发展、并驾齐驱的文化系统。”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直文联副主席张良分析了江河文化的内涵价值,但同时也提出了传统文化在当代所遭遇的新挑战。他认为,在新时代背景下,文艺创作面临着传承与创新的双重任务,文艺创作者要深入挖掘江河文明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结合现代审美和艺术手法,紧跟时代步伐,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的变化,在传承与创新中找到平衡点,创作出既有文化底蕴、地方特色又有时代感的文艺作品。

对于当下如何看待和研究江河文化的问题,郑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河南省文化产业智库专家汪振军阐述了黄河流域二十四节气的时间发现、人文意蕴、保护传承。他说,二十四节气不仅是自然的节气,也是人文的节气,包含了大道归一、天地乾坤、阴阳五行等传统文化元素,体现了天、地、人之关系,特别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道法自然”的哲学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世界观,顺应自然变化的人生观,物我相照的审美观,是多元文化融会贯通的成果。而当下许多人对非遗的研究缺少当代科学和人文精神的阐述,有着文化视野狭窄和地域中心主义膨胀的现象,这些在研究江河文化时都值得我们注意。

汪振军指出的现象引发人们的思考,但同时,国内文艺界对江河文化的交融创新也有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成果,这些成果在文学领域有着较为集中的体现。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孙先科从豫籍作家宗璞文学研究的几个可能维度谈起,分家族、阅读史、教育史等几个方面分析,阐述了地处南阳盆地受到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地理、经济、文化影响的冯氏家族的家学渊源,指出了宗璞的文学成就是南北地域文化、传统儒家文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抛出了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关系,南阳作家群与周口作家群的比较看长江文化的影响等话题,引起了学者的浓厚兴趣。

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秦俑根据自己的观察与研究,探讨了南北文学创作的差异及其背后的原因。天水师范学院副教授孔会侠以文学的记录功能为核心,讲述了中原乡土文学的写实性和先锋性,探讨了中原文化对乡土文学的影响,认为本土和外来文化的融合是河南乡土文学成为中国乡土文学高峰的关键。郑州大学党委巡察组巡察专员赵炜以於可训和乔叶的小说为例,分析了⻓江和⻩河文明视域下的故乡书写。中原工学院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柴高洁聚焦⻢新朝的《幻河》,解读了中国新诗⻩河书写的自然神性……这些例子无不体现了江河文化对文艺创作的滋养孕育,更体现了文艺创作对江河文化的反哺。南北的地域差异造就了风格相异的江河文化,而正是这种差异和文化自身的中和之美,让江河文化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陈晓伟紧扣当今热点话题,结合《黑神话:悟空》《大圣归来》等成功案例,探讨了数智时代优秀传统文化视听创新研究的理论视角、现状和着力点,引申出当下的文艺工作者应该如何通过新技术来弘扬包括江河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

此外,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辛雅敏、罗家湘、贺玉高、刘宏志等也从各自的领域出发进行了精彩发言。

郑州大学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河南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李勇主持河南分论坛,并向主会场作分论坛报告。他认为,各位专家对长江与黄河两种文化的阐释让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总结来看,分论坛研讨有三个特点:一是具有开阔的文化比较意识,不管是聚焦长江、黄河文明所孕育的地域文化特性,还是聚焦两种文化的交融,都体现出开阔的文化比较视野。二是强烈的时代感,不少专家的发言紧密结合时代现实,融合新理念、新方法,谈出了新观点。三是高度的专业意识,体现出专家们有不同的专业背景和知识素养。

分论坛最后,孙先科教授作了精彩点评。他认为,“这是一次有质量、有分量的学术研讨和成果分享,挖掘并弘扬了两大流域丰富的文化遗产,促进了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加强了区域间的文化合作与交流,让江河文明的光芒照亮人类共同发展的道路。不少发言相当精彩,颇具启发意义,相信经过进一步总结梳理后,对中原文艺界以及江河文化交流将产生重要价值,开启长江黄河领域文化艺术繁荣发展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新篇章”。(李东宝)

编辑:陈梦伊  审核 :范昭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