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礼赞新中国 出彩大中原·三门峡篇丨此中有绿意 发展新画卷

2024-09-28大河网-河南日报

  黄河生态廊道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段。

  经过多年修复的小秦岭生态得到了初步恢复。

  黄河三门峡,美丽天鹅城。 本版图片均为杜杰 摄

  □本报记者王小萍赵力文

  生态环境好不好,鸟儿用翅膀来投票。每年冬天,三门峡都会迎来一批远道而来的“客人”——白天鹅。据不完全统计,到三门峡越冬的白天鹅已从10年前的2000余只增加到现在的1.6万余只,占全国的2/3以上,野生鸟类从175种增加到300种左右。

  近年来,“天鹅之城”三门峡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把谋划长远和干在当下相结合,坚持全局部署和重点突破双向发力,牢固树立绿色发展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并深入实践探索,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绘就一幅幅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交相辉映的壮丽画卷。

  生态修复,让山川重现生机

  走进位于三门峡市灵宝市的河南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昔日的满目疮痍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郁郁葱葱的林木和生机勃勃的生态景象。这背后,离不开当地对矿山生态修复工作的不懈努力。小秦岭作为全国第二大黄金生产基地主产区,当地实施的矿山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是三门峡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

  自工程启动以来,三门峡市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全面退出11家矿权企业,关闭封堵1000余个坑口,累计处理矿渣2586万吨,拉土上山70.9万立方米,栽植苗木80.7万株,治理恢复面积达143.5万平方米。一系列举措不仅让小秦岭的自然环境得到了根本性优化,也使其成为河南省特有动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区域之一。2021年,“小秦岭保护区矿山环境生态修复治理实践”作为全国18个典型案例之一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上发布。小秦岭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修复的一张“金名片”。

  人与青山两不负,矿区蝶变向“绿”行。三门峡作为传统的资源型工业城市,长期的粗放型开采生产引发了生态环境问题。对此,三门峡市委、市政府剑指“全面清零”总目标,通过实施“春霖行动”“清源行动”“绿剑行动”和“秋风行动”等矿山综合整治专项治理行动,累计修复治理矿山12.45万亩,全域露天矿山焕然一新。

  在河南秦岭东段洛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实施中,三门峡市总投资24.53亿元,涉及11个子项目27个单位工程。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完成生态修复面积30899.79公顷,绩效完成率达77.61%。

  科技支撑,提升生态保护能力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三门峡市高度重视科技支撑作用,通过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引技术、引人才,不断提升生态保护能力和水平。

  在河南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事务中心成立了科研工作小组,鼓励林业科技人员积极争取科研项目、认领科研课题。同时,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建成科技信息中心并配备一系列先进的监测设备。保护区还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河南大学等高校及科研机构开展深度合作,通过联合申报国家“十四五”重点项目科学调查、建设生态修复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方式,不断提升生态保护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依托小秦岭资源禀赋,保护区还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建设小秦岭动物科普馆、生态文明建设教育实践基地展馆、植物科普园、枣香苑,联合周边乡镇村组和群众,开展生态科普研学,充分提升小秦岭绿水青山“颜值”、做大金山银山“价值”,近年来已接待500余批2万余人次参观学习。

  卢氏县是河南省第一林业大县。今年6月,北京林业大学林木资源高效生产全国重点实验室与卢氏县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建立科研实践基地,在种质资源创制、植树造林绿化、绿色产业发展、绿色文化特别是林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加强交流与合作。开展实质性的“牵手”合作,不仅促进了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也为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多措并举,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为持续巩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三门峡市采取了多项措施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一方面通过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优化国土空间生态布局等方式加强生态保护的空间管控;另一方面通过加大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打击各类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遵循自然地理格局和生态系统规律,三门峡市以黄河沿岸生态带建设为前缘,以涵养黄河—伊洛河流域和长江—丹江流域的小秦岭—崤山和伏牛山—熊耳山两道生态屏障保护修复为主体,构建了“一带、两屏、十廊、多节点”的生态安全格局,划定生态保护红线1702.32平方公里。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方面,通过实施水土流失治理、中小河流治理等项目,有效改善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同时,加强河长制工作,落实各级河长巡河责任,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制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隐患排查和应急应对机制,加强辐射安全管理、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等工作,确保了河湖生态环境的安全稳定。

  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是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直接体现。通过实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三门峡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优良天数连年增长,PM10、PM2.5年均浓度连年下降;全市18条黄河一级支流全部实现“清水入黄”,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全市12个国考、省考断面水质全部达到地表水Ⅲ类以上,优良水体比例100%;洛河(卢氏县段)被确定为省级美丽幸福黄河段。

  今年以来,三门峡市PM10和PM2.5累计平均浓度、优良天数、大气补偿金得补金额等多项指标排名均居全省前三。

  绿色发展,构建生态经济新体系

  在推进生态保护的同时,三门峡市还积极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加快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努力构建生态经济新体系。

  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全面提速。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创建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1个、省级绿色工业园区1个,国家级“绿色工厂”5家、省级“绿色工厂”15家,省级绿色设计产品1个;推动有色、化工、建材等传统制造业实施绿色化改造项目282个,完成投资101亿元;持续加强工业绿色低碳先进工艺、技术、装备的推广应用,示范区国科资环、渑池县强芯铸造等2家企业入选河南省固体废物高值化综合利用工业性试验验证平台;推动企业节能降耗,培育水效“领跑者”和节水型企业,开祥化工入选省级工业废水循环利用试点企业,宝鑫电子、华鑫铜箔、国投冶金等3家企业入选省级节水型企业,开曼铝业成功入选省级水效领跑者(水效标杆企业)。

  绿色流通体系逐步完善。加快推进“公转铁”,灵宝市豫灵产业园铁路专用线项目初步设计已编制完成;义马市“一带一路”区域性大宗商品物流中心(二期)配套铁路专用线项目正在申报国家重大项目;持续推进火电、煤炭等行业大宗货物清洁运输比例提升;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进城市建成区的载货汽车、邮政用车、环卫用车等使用新能源汽车替代。

  “无废城市”建设纵深推进。“十四五”以来,三门峡市坚持“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谋划实施了总投资200亿元的64个“无废城市”重点项目,截至目前已完工43个。全市成功创建12类415个“无废细胞”,形成覆盖全社会、全民参与的“无废城市”运转模式,助力城市绿色低碳转型。

  林下经济托起富民产业。通过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明确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产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观利用的目标任务。目前全市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已达既定目标,林下中药材、食用菌等特色种植产业蓬勃发展。同时,通过申报实施省级财政林下经济发展补助项目,扶持了一批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带动了周边林农增收致富。

  生态旅游绽放绚丽光彩。依托天鹅湖、仰韶文化遗址等特色旅游资源,打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旅游项目。三门峡市天鹅湖旅游度假区成功获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黄河旅游节荣获30年“中国节事卓越品牌”奖,充分展示了三门峡市生态旅游的独特魅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三门峡市将继续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之路,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奋力谱写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让被誉为“黄河明珠”和“天鹅之城”的三门峡,在绿水青山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专家点评

  持续绘就美丽中国的更新画卷

  □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会执行会长翟云飞

  三门峡市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积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三门峡创新实践,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统筹发展和保护的成效显著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稳居我省第一方阵,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小秦岭矿山治理和生态修复模式,给我们很深的启示,也见证了三门峡人民修复绿水青山、再造金山银山的豪情壮志和践行“两山”理念的决心、信心。三门峡生态禀赋优越,但产业结构偏重,如何推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是三门峡转型绿色发展的重头戏。

  绿色发展是硬道理,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形成三门峡独具特色的经济优势,应是我们重要的思考题和必答题,应积极探索实现路径,在实践中求证推广。

  我们要认真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妥善把握好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放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大格局中考量,创新共建共享美丽中国的生动实践,持续绘就美丽中国的更新画卷,为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作出三门峡贡献。

编辑:路娇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