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超大型企业30%的利润来自循环经济 济源传统工业焕“新装”

2024-11-05大河网

  大河网讯 济源有着良好的工业基础,正在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也展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11月5日,河南省委宣传部召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系列主题济源专场新闻发布会,济源示范区管委会主任、市长张宏义介绍了济源如何让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背景丨工业产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在60%以上

  济源是全国最大的绿色铅锌冶炼基地、最大的白银生产基地,也是河南省重要的钢铁、能源、化工、装备制造基地。工业化水平达到70%以上,工业产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在60%以上。

  张宏义表示,有色、钢铁、化工三大传统产业,长期以来主导着济源的经济,其中,铅年产量120万余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6%;白银年产量5100余吨,占全国总产量的20%;黄金年产量20.5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5.5%。

  近年来,随着国内产能过剩和市场竞争加剧,传统产业也随之需要转型升级。

  措施丨用新技术、新动能改造传统产业

  “要彻底摆脱传统路径依赖,通过创新驱动,为传统产业找出路,为新质生产力找赛道。”张宏义介绍了以下五种让传统工作焕发新活力的措施。

  其一,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济源每年拿出1.5亿元奖励资金,引导推动300余家规上工业企业“一转带三化”,目前,大中型规上工业企业90%以上完成“三化改造”。规上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35%以上,节能效率提高25%以上,降碳效率提高20%以上,所有规上企业均实现超低排放。豫光集团的8大类技术标准成为行业标准;济钢集团率先在全国钢铁行业实现优特钢转型,优特钢占比75%以上,占省内市场70%以上,今年投产的大圆坯项目多项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金马集团建成了全国产能最大、全省第一座7.65米顶装焦炉。

  其二,聚链成群形成规模化优势。济源围绕8个重点产业链持续延链补链强链,实施“332”千百亿级产业集群培育壮大和“十百千”企业培育提升行动,推动企业做优做精、产业做大做强。有色产业产值已突破1500亿元,今年有望接近2000亿元;钢铁产业达到300亿元,化工产业达到200亿元,电子信息产业达到150亿元,现有中国企业500强2家、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4家、上市企业5家。

  其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济源新上了28个循环经济项目,创成了三个国家级品牌,分别是国家级有色金属循环经济标准化示范园区、国家级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国家级绿色园区。2023年,循环经济产业总产值600亿元以上,占工业总产值的30%以上;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危废利用率均达到90%以上,规模以上重点用水企业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7%以上。这两年,豫光等超大型企业30%的利润来自循环经济。

  其四,强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济源围绕原材料大市向新材料强市转型,实施产业类项目260余个,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占比60%以上。目前,以电子信息、纳米材料、水处理剂、高性能合成金属新材料、氢能综合利用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20%,主营业务收入超350亿元,比如豫光集团的新材料占比超过20%,企业的转型方向就是建设新材料集团。

  其五,构建富有效率的科技创新体系。建立市级创新平台近200家、省级创新平台120余家,市科学院牵头组建了7个创新中心和研究院,6家百亿级企业都有自己的重点实验室和中试生产线。规上工业企业“四有”研发活动覆盖率达到74.05%,居全省第4位;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3.44%,居全省第2位;2023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名单中,济源有两家企业参与的两项研究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未来,济源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华山一条路”,锚定目标,久久为功。(董蕾 王怡潇)

编辑:祝萍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