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甲骨文丨于省吾:甲骨文字考释的一代宗师
于省吾晚年像。
《甲骨文字释林》书影。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东宝 实习生 张屹洋
甲骨文考释,是甲骨学研究中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120多年来,经过一代又一代学者的不懈努力,殷墟甲骨文中的大量辞例得到了正确释读。
说起甲骨文考释,必须提到“甲骨五老”之一、古文字学家于省吾先生所作的贡献。
已故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著名学者王宇信曾在《甲骨学通论》(1993年出版)中指出,于省吾在甲骨文字考释的广度和深度方面超过了前人,不仅他考释或加以解说的约300个甲骨文字对我们很有参考价值,而且他将罗振玉、王国维以来考释甲骨文字的方法加以继承并发展,对我们今后文字的考释工作发生深远的影响。
于省吾(1896—1984),字思泊,号夙兴叟,斋名双剑誃、泽螺居,辽宁省海城县人。一生致力于古文字学、古籍整理、古代历史、古代文物等方面的研究,治学严谨,成绩卓著。
于省吾正式从事包括甲骨文在内的古文字研究,是在他35岁那年。在一篇发表于1982年的自传文章中,于省吾回忆:我从事古文字研究,开始阅读古文字著作,罗振玉、王国维整理并刊布的大量原始资料,给学习和研究带来很多方便。他们对甲骨文字的考释及有关问题的研究也往往有新的发现。
“但同时,也有一部分学者对古文字研究极不严肃,甚至有人公开宣称考释古文字‘若射覆然’,这就无异于猜谜。”于省吾在文中说。
于省吾认为,古文字是客观存在的,是“有形可识,有音可读,有义可寻”的,只要深入钻研,对文字的点划或偏旁以及它和音、义的关系作出实事求是的科学分析,并寻出每一字横向的同一时期的相互关系,以及纵向的先后时期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则多数古文字是能够被正确认识的,那种貌袭臆断的旧作风必须坚决摈弃。
1940年至1943年,于省吾考释甲骨文的专著《双剑誃殷契骈枝》《双剑誃殷契骈枝续编》《双剑誃殷契骈枝三编》相继出版,他在同行中崭露头角。
1979年,于省吾的《甲骨文字释林》由中华书局出版,这是他积一辈子心血研究甲骨文字的精华。全书用“分析偏旁以定形,声韵通假以定音,援据典籍以训诂贯通形与音”等科学方法,考释前人所未识或已释而不知其造字本义的甲骨文字约300个,论证简洁严谨。同时,他在该书中所释的“具有部分表音的独体象形字”“附划因声指事字”,是对传统文字学理论“六书”说的发展和突破,开创了考释文字的新方法。
于省吾的学生、吉林大学考古学院教授林沄回忆,于省吾有几种笔记是一直续记至暮年而不辍的。其中,一种是随时记录新发现的古文字资料,按所见先后依次释录。一种是按古文字单字或偏旁为单位,集录各方面有关资料。例如,把同一字形的各种变体、各条辞例都抄在一起,有新发现、新认识,逐一补入。还有一种是专门抄录古代文字通假实例的。
于省吾把几种笔记都常置案头,读书时随见随录,逐册标号。“正是因为他这样刻苦收集资料,并系统地进行分析整理,才能在古文字考释方面不断有新的创见,而且提出的见解,必能举出一系列确切的证据。”林沄在《追念于省吾先生》一文中说。
此外,于省吾利用古文字研究成果及古代典籍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有关制度,也取得一定成就。在《甲骨文字释林》序言中,他曾明确阐述了“研究中国古文字的主要目的,是为探讨古代史”的观点。
“中国古文字中的某些象形字和会意字,往往形象地反映了古代社会活动的实际情况,可见文字的本身也是很珍贵的史料,在本书中,我利用甲骨文字的构形和甲骨文的记事,对我国成文历史的开始,对我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都进行了一些研究。”于省吾在这篇序言中表示。
于省吾除了从事研究和著述,还为甲骨文研究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他在吉林大学任教期间所培养的研究生,如姚孝遂、陈世辉、林沄、张亚初、何琳仪、汤余惠、曹锦炎、黄锡全、吴振武等,均在古文字研究方面有所建树,推动了甲骨文的保护和研究。
编辑:王晓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