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丨省政协委员李艳玲:加快河南基础设施建设 让低空经济“飞”出新高度
大河网讯(记者 祝传鹏)“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低空经济既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未来产业新引擎,是能够持续牵引并承载未来空间、未来制造、未来交通、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信息等领域创新应用的超级‘大赛场’。”1月18日,省政协委员李艳玲在接受采访时对记者说,河南是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发展低空经济具有独特优势和基础条件。
赛迪顾问智能装备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5059.5亿元,同比增速33.8%,预计到2026年有望突破万亿元。
李艳玲认为,郑州、安阳是首批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安阳获批国家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全省已建成8个取证或备案通用机场,年通航飞行时间7万小时,郑州市已开通三条低空无人机物流试飞验证航线。全省已拥有一批无人机、自转旋翼机等整机和零部件研发制造企业,河南省无人机质量检验中心参数认证实现民用无人机领域全覆盖,通用航空年飞行时间更是达到了7小时,这些都为我省低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与发达省份相比,在空域管理、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服务保障体系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小差距和不足。
“全国已建成449个通用机场,有超过5.7万家低空经济相关企业,广东、江苏、山东三省数量位列全国前三,我省目前已建成郑州上街、郑州登封、安阳殷都等 8 个通用机场,数量位于全国第 16 位,与先进省市的差距较大。”李艳玲说,要想富先修路,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将是低空经济的主角,当前我省适合eVTOL起降的小型机场不足,低空航路也不足。
为加快推动低空经济发展,李艳玲建议,加快完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加强低空物流产业政策支持,建立低空飞行服务管理机构,以及完善低空物流人才引育方式;制定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强化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为低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和营造良好环境;加快低空航路的规划,把低空经济发展的“路”修好,做好无人机起降平台、换电站、中转站等地面配套设施的建设,加快适合eVTOL起降的小型机场的规划和建设,同时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并引入“空、天、地”多网融合技术;打造具备河南特色的无人机示范应用场景;优化投融资环境,激励创新企业在初创融资阶段获得更广泛的支持,从而加速技术革新与商业模式创新。
编辑:陈梦伊 审核 :刘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