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丨省政协委员潘伟斌:考古学者要建立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
大河网讯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
“考古学来源于欧美,根植于中国。”省政协委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国魏晋南北朝研究中心主任潘伟斌表示,在几代考古人的共同努力下,目前考古学在我国已经成长为一门重要学科。
省政协委员潘伟斌接受大河网记者采访。(魏凯 摄)
在今年河南省两会上,带着对考古学学科的深入思考,以及在实际工作和走访调研中的感受,潘伟斌提交了《关于文明探源需要我们学者建立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的提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应该有符合我国国情的考古研究思路”
1921年,河南三门峡市仰韶村遗址的挖掘,开启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大幕。
在潘伟斌看来,百余年来,考古学不仅构建起了我国完整的文化序列,印证了许多历史文献记载,还填补了许多历史空白。
仰韶村遗址。(大河网资料图片)
“如今,考古学已成为我们深入了解中华民族起源、成长、发展、壮大、繁荣乃至鼎盛全过程的最重要科技手段,为构建中国文明发展史做出了巨大贡献,使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古代史显得更加丰满。”在接受大河网记者专访时,潘伟斌动情地说。
现代考古学具有科学性、严谨性以及论证方法和逻辑的严密性。潘伟斌认为,由于其诞生于西方,必然带有西方的深深烙印,其中包括发掘方法和理论、研究思路、论证逻辑。
“事实上,东、西方人逻辑思维的差异与考古学起源于西方到西亚、埃及三大文明古国的探险和挖宝这一经历,决定了他们对发掘出来的文物的认识和论证结果有偏差,用西方的逻辑得出来的结论在西方学者看来是科学合理的。”潘伟斌说,而用东方人的眼光和逻辑思维来看,就不一定准确无误,甚至会出现南辕北辙现象。
他解释说,由于西方学者缺乏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的基本历史知识和对出土文物之间的相互关联性的合理认识,因此,他们只能偏重于对文物个体的研究。
“而中华民族与上述三个文明古国情况不同,我们有自己绵延不绝的民族主体,有丰富的历史文献记载,有从祖先遗传下来的传统逻辑思维。因此,应该有自己独立的符合国情的研究思路。”潘伟斌表示。
期待符合本民族文化特色的综合性研究
在谈到我国考古学学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时,潘伟斌指出,由于我国考古工作者深受西方学术思想的影响,自觉不自觉地遵循西方的研究方式和思维逻辑,所得出的研究成果存在脱离中国实际的现象,难以解决我国文明探源过程中所遇到的重大学术问题,比如文字起源的时间等。
同时,存在对西方学术理论的过度崇拜和依赖,而自身学术理论建设不足。“尤其是在我国考古实践中,缺乏基础理论支撑,难以完全合理解释文明探源工作中的考古发现。”潘伟斌不无担忧地表示。
潘伟斌发现,一些考古工作者过于重视文物和遗迹本体,研究偏重于器物器型、类型和制作工艺、产地、功用等方面,却不注重文物背后相关联的文化因素,造成研究成果碎片化、条块化,缺少符合本民族文化特色的综合性研究。
“由于缺乏独立性,过于强调与国际接轨,我国学者不得不继续沿用西方的研究方法和逻辑思维。”潘伟斌指出,具体表现为学者个人过于追求在西方主导的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官方过于看重学者在西方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效果,忽视论文本身质量和学术价值,人为地增加国外期刊上发表论文在个人职称评定、奖项评选、职称和职务晋升、学位获得及授予等方面的权重,从而造成学者在国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待遇不公,其结果是更加助推了这一不良现象。
培养学者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
“经过考古人百余年的艰苦探索和努力实践,我国的考古学取得了长足进展,无论在发掘技术,还是科研设备、学科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已经走到了国际前列。”潘伟斌说。
然而,他认为对西方学术思想的过于崇拜,对在国内、国外期刊上发表论文的区别对待,过于强调西方学刊的权威性,不利于我国学者的独立思考和学术自信,难以摆脱西方的不良影响。
“这在无形中矮化了我国许多优秀的专业学术期刊的地位,影响到了我国学术的健康发展。”潘伟斌表示。
对此,在今年的全省两会上潘伟斌带来了一些建议——
建议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支持、鼓励和强化基础性研究,大力推动学术理论创新。
建议有关部门公平对待学者在国内期刊上发表的科研成果,着力培养学者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
最后,他还鼓励中国学者多在国内期刊上发表论文,不断提升国内期刊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李东宝 魏凯)
编辑:祝萍 审核 :刘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