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工地过大年丨固始港的春节故事
固始港区中心作业区项目建设现场,大型机械正在紧张有序施工。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吴国强 摄
河南日报记者 孙德中 郭北晨
2月1日,农历大年初四,记者趁假期见了一位老朋友。
在河南与安徽交界处的固始县三河尖镇,走亲戚的车辆川流不息,不远处淮河右岸的固始港区中心作业区里,同样一派热火朝天。
“看看,还认得这儿不?”老朋友盖旭涛是项目一期工程负责人,虽是春节,他仍穿着一身蓝色工装。
这里是豫南地区“出海”门户。去年5月项目开工时,记者与盖旭涛相识,一起见证着港口的变化。虽然距离上次采访仅一个多月,可如今港口却完全变了模样。
“上次咱来的是这儿吗?”记者疑惑。
“之前那儿是一条施工路,现在成了港池,这边还新建起了800多米的接岸挡墙……”盖旭涛掏出手机,边走边翻着老照片,一点点帮记者回忆。
“变化太大了!”记者有些难以置信。
按照规划,固始港区中心作业区将新建10个2000吨级货运泊位和6个待泊泊位、2个海事泊位,设计年通过能力1062万吨。
“建港口最大的工程就是土方。”盖旭涛掰着指头算,“一辆重载货车能拉20立方米土方,我们一天就运1万立方米,你认不出来一点不稀奇。”
截至目前,固始港区中心作业区港池土方开挖量已经突破70%,超过200万立方米,地面建筑也在同步施工。
“下半年你再来,我带你看一座完整的新港口。”盖旭涛与记者约定。
构建“中部便捷出海水运大通道”,是省委、省政府的重大部署之一,而加快实现“通江达海”,资金是重要保障。
在不远处的项目指挥部,一串串红灯笼随风轻摆,大门上“港通四海聚财源业兴八方贺新春”的春联格外醒目。
“新年好!”“春节愉快!”伴随着温暖祝福声,中豫港务集团党委委员、总会计师宋崇华为项目团队带来了新春礼包和“资金礼单”:“有专项债作支撑,大家不要有后顾之忧,争取早日建成这座港。”
淮河信阳段,在河南省“一纵三横”内河航道规划中,属于地理位置最靠南的重要“一横”。从固始港区出发,沿着淮河一路向西,100多公里的河段上,港口、大桥、航道……一个个重要工程都在快马加鞭建设。
夜幕降临,工地上灯火通明。远处村庄的烟花与近处的焊花交相辉映。港口建设不断刷新“进度条”,河南“通江达海”的梦想正徐徐展开。
工人们说,他们最大的新年愿望就是:“等通航了,带家人来看看——这钢筋水泥里,有咱奋斗的年味儿!”
编辑: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