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春节掀起“考古热” 观众开启“博物馆过年”模式

2025-02-05大河网

 大河网讯  “春节和家人来郑州游玩,来考古博物馆参观正好赶上‘以箔为墨 烁金流光’这个非遗体验活动,听说金覆面也是这里出土的,感觉咱们博物馆的活动太有特色了!”

2月4日,带着春节在郑州留下的美好回忆,宁波观众刘女士一家心满意足踏上归途。城市考古体验课堂、考古人讲考古公益讲座、系列非遗体验……8天假期里,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开展的近200场文化惠民活动掀起春节“考古热”,令广大观众尽享博物馆里过大年的欢乐。

丰富活动点燃“星火”

“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激发了人们体验传统春节文化的热情,具有特色年味的活动成为很多观众的首选。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新春期间特别策划推出的“乙巳蛇年 贺岁迎新”系列活动,除了新春城市考古体验、考古讲座等特色活动外,重点推出非遗剪纸、拓版印画、滚筒红包、金箔技艺、京剧与醒狮主题DIY制作等非遗手工体验活动,在首个“非遗版”春节,为观众奉上丰盛的“非遗”文化大餐。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和身份认同。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中国非遗,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有关负责人表示,正是基于非遗的重要意义,博物馆在筹备春节活动时,重点设计、推出各类非遗体验活动。

事实上,无论是常见的剪纸还是具有商文化特色的金箔画,无论是极具年味的滚筒红包还是妙趣横生的京剧发箍制作,这些精彩的非遗体验项目都赢得了观众的高度评价和踊跃参与,点燃了人们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星星之火”。

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除了丰富的非遗体验,“考古”可谓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馆吸引观众的“秘笈”。

大年初一,市民黄女士带着女儿走进商都书院街“新春城市考古体验课堂”,在冬日暖阳下,与千年前的出土文物“面对面”、细细翻看“书院街的答案”,在假期的休闲放松中感悟考古带来的“历史震撼”。而大年初五举行的“考古人讲考古”公益讲座,从人面蛇身的伏羲女娲石刻画像入手,将蛇文化娓娓道来,既讲出了蛇文化的历史悠久,更厘清了“龙”逐步成为中华民族图腾象征的缘由,令现场观众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假期抽时间参加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考古体验活动,已经成为我和几个朋友的‘固定项目’。在我们的带动下,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也来关注、参与。”市民李先生表示,郑州的城市历史需要进一步发掘、传播,“考古人讲考古”和“城市考古体验课堂”这两个品牌就是最有力的方式,“希望这些考古品牌活动可以持续开展,我相信它们会持续发挥出巨大的影响”。

服务亲民温暖人心

  “您想来参与体验一下吗?欢迎欢迎!”“上色的时候不要移动纸张,小心沾染颜料。”“闯关题目不难,只要认真看完展览,都能从展厅找到答案。”……春节期间,每一位来到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观众,都能感受到工作人员的热情与耐心,大家乘兴而来、满意而归,大有如沐春风、宾至如归之感。

大年初一的新春城市考古体验课堂上,负责讲授文物绘图的高老师早早就来到展示点,每当观众驻足,她都热情讲解示范:“我们一般会画全剖面、半剖面、旋转剖面,注意不同的器物表现出来的点都不同……”示范间隙,她也毫不懈怠,随时关注着观众的需求:“春节期间我们都有排班,有的在博物馆负责活动秩序,有的是担任讲解,分工不同,但大家劲儿往一处使,让观众满意了、有收获了,我们也有成就感。”  

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也被观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大家用发自肺腑地道一声“谢谢”表达对工作人员假期值守工作岗位的谢意。“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这种文化的传播与正能量的反馈,也将郑州文博的感染力越传越远。

在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相关负责人看来,博物馆日益成为社教研学的重要场所,通过举办展览、讲座和各类体验活动可以让公众深切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我们通过各种沉浸式的体验方式,把郑州地区文明起源发展的历程,以及不同时期的优秀文化展示出来。”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郑州考古人持续不断的努力,“天地之中 黄帝故里 功夫郑州”的城市文化品牌将进一步擦亮,郑州的城市文化脉络会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莫韶华 王苑)

编辑:祝萍  审核 :王世洋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