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助力“机场小镇”变“航空新城” 郑州空港枢纽有何发展密码?

2025-02-11顶端新闻·河南商报

郑州机场单日最多有近90班全货机起降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高瞻展 周茜/文 受访者供图

  2024年郑州机场年货邮吞吐量突破80万吨,创下自1997年通航以来的最高纪录,稳居全国第6位。这一串数字,标志着郑州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的运力迈上新台阶,更成为内陆城市以枢纽经济撬动高水平开放的有力印证。

  2019年,郑州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简称“郑州空港枢纽”)获批,枢纽总用地面积4.13平方公里。如今,郑州空港枢纽积极推进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辐射力、影响力不断扩大,深度融入城市建设与产业布局,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新动能。

  航线织网,从“内陆腹地”到“开放前沿”

  2025年1月3日,一架满载电子产品和跨境电商货物的波音767全货机降落在郑州机场,标志着郑州至丹麦比隆的直飞货运航线正式开通。这条每周执飞6班的“空中走廊”,将郑州至欧洲的空中廊道拓展至北欧地区,成为中欧产业链协同的新动脉。

  航线的“密度”与“广度”,是航空枢纽竞争力的核心。不断加密的货运航线背后,是一个内陆大省建强航空枢纽的决心。

  2024年,郑州机场新引入汉莎航空、美国喷气航空等多家国际航司,新增19条国际国内货运航线,单日最多近90班全货机起降,形成覆盖全球60余个城市、横跨欧美亚三大洲的“洲际快线”网络。截至2024年底,郑州机场累计运营全货运航空公司达29家,开通货运航线57条。

  为打通物流的“最后一公里”,郑州空港枢纽又构建起“空中+地面”的立体通道:卡车航班网络覆盖国内100多个大中城市及主要经济区,空空中转实现国际—国际、国际—国内货物快速衔接。

  2024年12月8日,一批从欧洲空运至郑州机场的时尚服装,通过郑渝高铁货运示范线,用时4个多小时就被快速转运至重庆,开创了“国际航空货运进口+国内高铁分拨”空高联运新模式,也将为“一带一路”沿线物流注入新动能。

  联网成片、通达全球,一条连通国内外的航空物流大通道不断完善,郑州空港枢纽辐射力、影响力加速向全球拓展。

  数字赋能,智慧枢纽重塑行业标杆

  便利就是效率,效率就是金钱。如何在全国空港枢纽的激烈竞争中突围?郑州空港枢纽给出的答案是创新转型、数字赋能。

  凌晨时分,郑州机场北货运区内,一字排开的安检机不断吞吐着货物,同步完成称重和货物信息扫码。60台无人叉车正按系统指令穿梭于400余个货架之间,头顶的AI摄像头实时分析库容数据。据悉,无人叉车每小时处理约700托盘货物,24小时不间歇运行。

  除了智慧货站,郑州空港枢纽的数字化转型探索不止于此。作为全国民航业唯一航空电子货运试点,郑州空港枢纽建设完善电子货运信息平台,打通航司、货代、海关、报关企业、卡车公司等环节的数据壁垒。“目前,平台应用企业超过350家,平均每年可节省纸质单证150万份以上,提升数据传输时效20%以上,大幅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和时间成本。”河南航空货运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算了一笔账。

  绿色基因同样融入枢纽血脉。郑州机场北货运站和空侧作业棚屋顶上,一排排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2024年,已建成的11MW分布式光伏电站全年累计发电超过1000万千瓦时;飞机靠桥阶段,APU(辅助动力装置)替代设备日使用率保持100%;内场车辆新能源车占比达到36.34%……一处处生态环保的细节,助力郑州机场获评“双碳机场”三星级认证,成为中部地区首个三星级双碳机场。

  枢纽经济,1:8效应激活产业新生态

  在郑州机场国际快件中心,6条查验线满负荷运转,来自全国各地的跨境电商包裹和国际快件通过查验处理将登上货机。2024年,经郑州机场国际快件中心出口的跨境电商货运量达9.4万吨,单日最高处理近600吨。

  民航界的“1:8效应”——办好一个机场就像开启一扇大门,随之而来的人流、资金和信息,将推动地区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机场的投入产出比可以高达1:8,在这里得到生动诠释。

  以郑州空港枢纽为支点,郑州航空港实现了从“机场小镇”到“航空新城”的跨越式发展,形成了以现代物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现代服务业等为支柱的现代临空产业体系——

  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全省80%以上,成为全球重要的苹果手机生产基地;比亚迪产能最大的整车生产基地建成投产,2024年生产整车54.5万辆;中原医学科学城加快建设,引进中国医药工业和跨国医药巨头15家……

  国际航空枢纽地位不断巩固和提升,郑州航空港又在低空经济新赛道一路疾驰。2024年以来,航空港区围绕无人机研发、生产、检测、维修、培训及应用等领域,引育了一批低空经济优质企业。

  建设大枢纽、发展大物流、培育大产业。从“不沿边不靠海”到“买全球卖全球”,郑州空港枢纽正以更高能级的开放姿态,书写内陆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答卷。这条“空中丝路”的每一次振翅,都在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强劲动能。

编辑:赵地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