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政”解丨给百姓省钱、让企业降本,河南16条措施降低社会物流成本

2025-02-13大河网

  大河网讯 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连接着生产和消费,关乎着民生与发展。降低物流成本,可以为经济发展“舒筋活血”,有利于企业降本增效,让百姓花更少的钱买到更优质更便捷的产品和服务。

  近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布《河南省有效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打造物流降本增效先行区、争创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区目标方案。

  目标丨打造物流降本增效先行区

  如何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我省将从五个方面发力。

  《实施方案》提出,我省要降低物流体系运行成本、降低物流资源配置成本、降低物流协同组织成本、降低物流技术升级成本、降低物流企业经营成本,确保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地区生产总值比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以上,打造物流降本增效先行区。

  国家《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计划》明确,到2027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力争降低至13.5%左右。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到2027年,我省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将争取降至12.5%。

  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结合现代物流强省建设和枢纽经济发展等重点工作,通过降低“五个成本”,我省将力争在物流细分领域降本增效上打造一批“国家样板”。

  为此,我省将深入实施综合货运枢纽 “134N”工程,打造一批千亩以上综合货运枢纽,推进空港、铁路港、公路港、出海港联动发展。加快打造枢纽经济优势,做大做强临空经济、临港经济、高铁经济,力争到2027年,培育形成5个左右省级枢纽经济先行区,争创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区。

周口港。

  预期丨给实体经济“舒筋活络”

  作为实体经济的“筋络”,物流连接着生产和消费,关系着民生与发展。

  比率的降低意味着什么?一组数据可以说明问题。根据公开数据,近年来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由2012年的18%,降至2023年的14.4%。换句话说,每创造100元GDP所支出的物流费用,从18元下降到了14.4元。

  知名经济学家、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算了一笔账:以2024年河南GDP为6.36万亿元计算,假设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低一个百分点,就意味着在社会物流总费用上可节省约636亿元。

  消减的社会物流成本,一定程度上将转化为企业的实际利润。河南省委咨询组研究员、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张占仓举例说,就运输成本来说,内河航运成本是汽车运输成本的二十分之一。在周口沈丘港旁,有一家专门从山东迁来的食品企业。对比以前,这家企业物流成本降低了20%左右。

  宋向清说,从生产资料到中间产品再到最终产品,每个环节的成本都会降低,这也意味着全产业链条上所有经营主体都会享受到降本增效的红利。

  影响丨商品价格更实惠、服务质量更优质

  “物流费用降下来,民生获得感就会提上去。”宋向清分析说,物流成本降低使商品运输、仓储等费用下降,商品价格更实惠,消费者能以更低价格买到更多商品,因此消费信心会增强。

  在郑州轻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原副院长、教授仝新顺看来,物流成本的降低,将直接带来社会运行质量的改善。降本和增效是相伴相生的,降低成本的同时,一定会提高效率。举例来说,上午在网上发布订单,到了下午网购的商品就能抵达消费者的手中。

  《实施方案》提出,推动物流数智化发展、加快物流绿色化转型等举措,可以提高冷链物流配送效率和质量,蔬菜水果、肉类海鲜等生鲜产品能更快速、新鲜地送达百姓餐桌。业内专家认为,鼓励发展与平台经济、低空经济、无人驾驶等相结合的物流新模式,推广无人车等技术装备,可以提供更高效、精准的物流服务,从而提高居民生活便利性,提高消费潜能和生活品质。

京东物流亚洲一号郑州智能物流园。

  根据《实施方案》,我省将加大物流企业引育力度,培育众多物流“豫军”企业,物流行业规模扩大,将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对此,宋向清认为,其直接结果便是居民收入的增加,以及全社会居民实际消费力的提高。

  体系丨“公转铁”“公转水”优化运输结构

  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国家层面已确定了大方向。

  根据谋划,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快实施铁路货运网络工程和内河水运体系联通工程,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国际物流枢纽中心和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推动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取得新的更大成效,更好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

  张占仓认为,近年来,国家一直提倡加快大宗货物和中长途运输“公转铁”、“公转水”,以大幅降低物流成本。降低物流成本,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硬任务,是我省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必然要求。

高铁物流。

  《实施方案》提出,我省将加快优化运输结构。一方面,编制全省高铁物流发展规划,高标准推进郑州航空港高铁物流园区建设。另一方面,加快实施内河航运 “11246”工程,加强与沿海港口联系合作,打造一批内外贸精品航线。

  在此基础上,我省将全力推动大宗散货和中长距离运输 “公转铁” “公转水”,争取到2027年,铁路、水路货运周转量较2024年分别增长5%、7%、10%左右。(刘瑞朝 田佳宁)

编辑:谭敏  审核 :姜秋霞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