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会”声绘色丨聚力新征程代表看发展 周口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集中视察侧记

2025-02-22大河网

大河网讯 这是一次带着问题、带着思考,承载着人民重托的履职之行。这是一次深入一线、身到心到,听意见、凝共识、促发展的生动实践。

2月17日,周口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前夕,600余名市人大代表深入重点项目建设一线,实地感受城市发展的澎湃动能。

从通江达海的港口引擎到智能化的食品产业矩阵,从纵横交错的交通动脉到民生改善的生动图景,代表们一路走、一路议、一路赞,为周口高质量发展凝聚信心与力量。

“黄金水道”再扬帆:港口赋能新未来 

在周口中心港范营作业区,塔吊林立、货轮穿梭的繁忙景象让代表们倍感振奋。周口中心港范营作业区是我省规模最大、靠泊能力最强的内河大港,是周口市打造中原港城、发展临港经济的重要平台和载体,也是河南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连接海上丝绸之路的内河航运新起点。

周口中心港范营作业区集中视察现场。

地处内陆地区的河南一直有个通江达海梦。北通燕赵,南达江楚,西连秦晋,东接淮泗……水运交通的优势,曾使周口的对外联系纵横大半个中国。如今,周口中心港码头不仅恢复了往日的辉煌,而且航运水路越走越宽。

河南作为全国唯一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的省份,境内流域面积10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9条。目前,全省已经初步形成了沙颍河、淮河两条通江达海通道,经江淮运河、京杭运河,向东南可达长三角世界港口群,向北可达连云港。

“我省高度重视内河航运建设,近年来更是将内河航运发展上升到空前高度,比如印发了《关于加快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将补齐内河航运短板,提升港口服务能级,打造通江达海航运大通道’。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河南代表团还提交了关于将中原出海新通道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议案建议。这充分说明了我省打造出海港、积极融入长三角的决心和信心。”市人大代表陈彦杰表示。

市人大代表贾永杰说:“省委书记刘宁同志刚到河南工作,就到郑州、洛阳、周口、信阳、南阳、三门峡、商丘等地密集调研,每到一处,都实地考察并认真听取水利、内河航运工作等汇报。特别是,1月8日在周口调研时提出了‘构建与我省产业布局相适应的现代化内河航运网络’的最新指示,这充分说明了省委和刘宁书记对周口港口建设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我感觉我们这座城市更加有活力、有动力了!我们将珍惜机会,抢抓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发展‘铁公机水’多式联运,以实际行动助推我省交通优势再造。”

“过去周口的农产品‘走不出去’,如今港口成了开放桥头堡。小麦、玉米从这里通江达海,周口正从‘黄土经济’迈向‘蓝海经济’!”港口负责人介绍,临港贸易、物流产业集群已吸引超百家上下游企业落户。目前,已开通至连云港、上海港等8条国内航线和直达墨西哥的国际航线,年吞吐量突破千万吨。

市人大代表,郸城县新城街道办党工委书记赵玉超表示,“深切感受到市委‘临港新城、开放前沿’战略定位的前瞻性,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周口港航经济持续突破,中心港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30%,作为人大代表,我将聚焦临港经济高质量发展,围绕港口及运输体系完善,临港产业聚集开展专题调研,通过定期走访企业接待选民,将视察成果转化为‘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履职实践,为现代化周口建设贡献代表力量”。

代表们纷纷在视察本上记录:“建议加大港口与县域特色产业对接,让更多‘周口制造’走向世界。”

“一粒麦”裂变千亿级产业链:现代农业的科技密码

从一粒小麦到高端谷朊粉、再到预制菜,从一颗大豆到油脂精炼、再到中小包装油灌装,产业链的“吃干榨净”让农业大市焕发新生机。走进益海嘉里(周口)现代食品产业园,全自动化的食用油生产线和灌装车间令代表们耳目一新。

益海嘉里(周口)现代食品产业园集中视察现场。

项目负责人介绍,产业园规划占地面积约为2800亩,计划总投资超百亿元。一期建设工期2年,整体投资项目预计6年内建设完成。

项目达产后预计可实现产值超26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3000个。项目定位为中原地区最大的农产品综合加工企业集群,集粮油食品工业、生物科技、能源供应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食品产业园。

“小麦每吨收购价高出市场200元!”“产业园不仅提供种子和技术,还吸纳2000多人就业,这才是真正的‘粮头食尾’。”在中央厨房展示区,代表们热议如何推动“周口味道”品牌化。

越秀丰厨食品加工有限公司同样坐落在园区内,公司定位在周口市港区打造胡辣汤现代化、智能化生产基地,计划年产胡辣汤1.2万吨,预计年产值3亿元。

市人大代表李玉平在餐饮行业深耕30载,他表示:“餐饮行业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作为人大代表,将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全力实施餐饮行业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努力打造放心餐饮,守护乡村食品安全,为父老乡亲营造安心、放心、舒心的消费环境。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让胡辣汤走向世界,让预制菜更加出彩,是我们餐饮人,为周口增光添彩的光荣使命,我们将以实际行动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周口新篇章,尽餐饮之力,展餐饮之长。”

益海嘉里现代化食品产业园和中央厨房凭借先进的技术和创新的理念,在市场竞争中崭露头角,不仅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还为解决就业、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做出了积极贡献。

“交通脉动”畅通发展经络:民生路连着民心

G329改线工程施工现场,宽阔的路基已初具雏形。这条贯穿周口东西的“大动脉”通车后,将分流城区30%过境车辆,带动沿线6个乡镇振兴。

G329改线工程集中视察现场。

“为保障周口中心港规划建设预留空间,进一步优化区域交通流线,实现‘公铁水’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衔接,对区域内的国道329进行改线。”项目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全长5.879公里,规划红线宽度55米,标准为城市主干路、双向八车道,一期先行实施机动车道部分。

项目建成后,将推进构建以港口为牵引、水铁公空为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和多式联运场站体系,进一步实现临港开发区内货畅其行、物畅其流,有效助力国家区域中心港口城市建设。

“通过视察活动,深切感受到了周口的发展充满蓬勃生机。”商水县阳城街道办党委书记雷锐深有感触地说,G329改线工程提前三个月完成节点目标,彰显了“周口速度”背后的担当作为,这不仅优化了城市路网,更以交通升级激活区域经济活力。

最后,代表们来到周口中心港中心作业区(小集作业区),这里正在建设河南省首个按百万级专用集装箱码头定位的高标准港口项目。


周口中心港中心作业区集中视察现场。

据介绍,该项目是河南省内河航运“11246”工程龙头项目,主要承担集装箱运输业务,是立足国内、面向世界的专业化集装箱“公铁水”多式联运枢纽型作业区,是周口港与东部沿海港口协调发展的核心作业区,也是河南省首个按百万级专用集装箱码头定位的高标准港口项目。

太康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党工委委员韩凤娥认为:“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能赢未来。”她相信,通过周口中心港范营作业区等重大项目的建设,取得了经济结构优化、物流枢纽地位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完善、就业机会增加等显赫成绩,大大提升了周口在河南乃至中原地区的经济地位。

从“愿景图”到“实景画”:发展的周口充满底气

视察结束后,代表们纷纷表示,这次集中视察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周口市的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在即将召开的周口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他们将结合视察所见所闻,积极建言献策,为推动周口市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同时,他们也将把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呼声带到会上,切实履行好人大代表的职责使命,为周口的美好未来而努力奋斗。

正如扶沟县交通局长单俊涛所说:“我看到了在市委坚强领导下,逐步形成了以港口为龙头,园区为载体,城市为核心,港产城互为依托、互融共生的发展格局。”这一发展格局必将引领周口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巨大发展。

视察结束后,代表们的讨论这个依然火热。“从‘愿景图’到‘实景画’,周口的发展让我们充满底气!”市人大代表、商水县阳城街道办党委书记雷锐的一番话道出了代表们的心声,代表们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记录、手机里拍摄的影像资料,也都将转化为建言献策的扎实素材。(宋向乐 高利国 李军阳)

编辑:祝萍  审核 :范昭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