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央媒看河南丨人民日报海外版关注:安阳印象

2025-02-23人民日报海外版

  安阳印象

  杨林防

  “在河之南的北方,是我的家乡,三千年的文化,传承在这古老地方……”一首《我的安阳我的家》唱出了古都安阳的厚重底蕴。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走进河南安阳,用心去感受这座城市的文明记忆,殷墟博物馆是首选。

  通往殷墟博物馆的道路上,车辆鱼贯而行,到了博物馆广场,游客云集,已经摆起了“长蛇阵”,我与外地好友加入其中,缓步前行,一脚迈进博物馆,仿佛穿越时光隧道,跟着商王“盘庚”奔赴一场殷商文明盛会。

殷墟博物馆(资料图)

殷墟博物馆陈列的甲骨(资料图)

  王朝兴衰,历史沧桑,一片片龟甲兽骨悄悄躲藏于黄土之下。这一躲,就是3000多年。19世纪末,“一片甲骨惊天下!”殷墟甲骨文直接证实了“商”的存在,一下子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1928年10月,考古学家董作宾在安阳洹河岸边铲起黄土,拉开殷墟持续考古发掘的序幕,从那时起,安阳这座城市便被浓墨重彩地记录在中国历史上。

  “经过几代考古人近百年的努力,也仅仅发掘了殷墟整体面积的约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副站长何毓灵一语惊人,可见,殷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何等的厚重与斑斓!去年2月,殷墟博物馆新馆开馆即开启“人从众”模式,不到半年,到访游客就突破百万。

殷墟博物馆迎来第100万位游客(资料图)

  与殷墟博物馆相伴,沿古老的洹河两岸,一座气势恢宏的殷商文化园尽情铺展。馆在园中,园中不仅有馆,还有殷墟宫殿宗庙区、王陵区、考古文旅小镇、《洹溯·大邑商》“越夜越精彩”情景剧场……沉浸其中,一步步走向历史深处。

  “欢迎您来到殷商国都品鉴文化盛宴!”女将军“妇好”热情相迎。跟随“妇好”前行,感觉脚踏的每一个地方,都埋藏有甲骨、青铜、玉器与陶器;呼吸的每一口空气,都含有殷商文化的味道;参观的每一处遗存,都如同打开一扇历史之门,穿门而入,甲骨文站在汉字的源头深情微笑,深藏的过往传奇在一片片刻辞甲骨上厚厚积淀。

  

安阳,从历史深处走来,山山水水皆有故事。

  山是太行林虑山,山下是安阳林州市,盘旋上山,猎猎招展的红旗指引方向,云烟袅,山风吟,送来潺潺流水的低唱,越往上越感觉这是不一般的声响。

  攀至山巅,才领略到真的不一般。一条“水飘带”蜿蜒于陡岩峭壁间,与雄险奇秀的太行风光巧妙融合。

  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人工天河”——红旗渠。

红旗渠青年洞(资料图)

红旗渠分水闸(资料图)

  沿着渠岸走,绕着群山行,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思绪乘着“水飘带”飘向远方,仿佛穿越到了那段战天斗地、劈山修渠的岁月,听到了轰轰隆隆的开山炮声、叮叮当当的锤钎撞击声,劳动号子一浪高过一浪……

  上世纪60年代,安阳林县(今林州市)人民为解决干旱缺水问题,在太行山腰奋战10年,用一锤一钎一双手,削平1250座山头,凿通211个隧洞,造出一条长达1500多千米的“人工天河”,也把中华民族的一面精神之旗插在了太行之巅。

  山承载了渠,渠让山有了的灵魂。红旗渠精神让山与渠成为丰碑,记载着林县人民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

张买江(资料图)

  76岁的红旗渠“劳模讲解员”张买江深情讲述自己的故事。1960年5月,张买江的父亲在修渠工地被飞石击中头部牺牲后,他母亲对他说:“你爹没有修成渠就‘走’了,你得去修渠,把水带回来,带不回来水,你就不要回来了。”13岁的张买江来到修渠工地,成为最小的一位民工,一干就是9年,成长为红旗渠特等劳模之一。“红旗渠来之不易,是人民群众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要把红旗渠精神永远地传承下去!”张买江的话语里透着山里人“犟劲”。

情景表演“铁姑娘打钎”(资料图)

  “叮当、叮当……”锤钎撞击声传来,循声来到红旗渠的“咽喉”青年洞,邂逅一场情景表演,“铁姑娘打钎”“凌空除险”重现修渠难忘岁月,当年的血与汗化作一渠流水,满载红旗渠精神,悄然洗礼到访者的每一寸心田。

    

从商王武丁拜傅说为相、女将军妇好请缨开疆拓土,到战国西门豹治邺、东汉曹操营建邺都,再到北宋韩琦三治相州、岳飞精忠报国……厚重安阳,地灵人杰。

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资料图)

岳飞庙(资料图)

  安阳,因人而兴,对人才的尊重与渴求,成为这座千年古都历经风雨却总能传承文明又创造文明的核心密码。近年来,为了吸引人才,安阳推出一系列举措,实施“洹泉涌流”人才集聚计划,拿出人才专项事业编制,实行“政企双聘、政聘企用”,探索“编制在市里、工作在企业”用才模式,让有为青年逐梦起航。

  “我的安阳我的家,这里有我的牵挂……”好友的儿媳来自江南,如今是安阳一家装备制造企业的技术骨干,像很多年轻人一样,她喜欢哼唱安阳这座城市的主题曲。越来越多人在安阳找到了心中的诗和远方,一座乐业、乐创、乐居、乐享的理想之城加速兴起。

编辑:谭敏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