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小时过境免签催生“国际流量”!郑州航空口岸出入境外籍旅客较去年增加98%
□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杨凌 赵同增 通讯员 袁野 马凌霄
2月22日上午,随着K6894次航班落地郑州新郑国际机场,60余名来郑州参加“2024年中柬人文交流年”闭幕式柬埔寨演出人员落地郑州。“郑州是一座很有魅力的城市,感谢你们的热情服务。”演出人员对边检民警说道。
“春运本指春节前后的国内客运高峰,但由于入境热度持续增加等原因,我们边检部门也迎来了又一波春运的客流高峰。” 郑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边防检查处副处长刘龙龙告诉记者,近一段时间,他们每天都要接待2—6个来自韩国、日本等国家的旅游团,今年已累计接待上百个境外旅游团。
2025年春运(1月14日至2月22日)刚刚结束,该站数据显示,40天时间,郑州航空口岸出入境人员达11.9万余人次,同比去年春运期间增加约22%;出入境外籍旅客超9600人次,较去年春运期间增加约98%,其中,免签入境外籍旅客2700余人次,较去年同期增加约287%。这一数据的背后,是郑州航空港区依托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加速从“内陆腹地”向“开放前沿”跃升的生动缩影。
郑州航空口岸春运出入境人数刷新纪录,郑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站长张怡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240小时过境免签等政策落地实施,简化了游客签证办理,让入境河南变得格外简单,极大提升了入境游体验;其二,“老家河南”品牌越叫越响,河南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成就,在国际上影响力不断增强,释放出更强大的吸引力。
“此外,我们会同口岸管理局、郑州机场海关、郑州机场等各相关单位,主动走进各大航司和旅行社积极宣讲,同时配合驻地商务、文化和旅游、银行等部门开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宣传,让政策‘活’起来,带动入境游‘火’起来。”张怡站长说。
春运出入境游客增多,郑州航空口岸如何接好这波“流量”?
作为郑州对外开放的前沿窗口,郑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加强出入境旅客流量监测,科学调整勤务模式;前置加设免签手续办理区域和免签专用通道,在醒目位置摆放免签旅客通关指示牌,利用电子显示屏幕加强免签政策宣传引导;强化执勤民警业务技能和外语技能培训,在口岸边检现场提供多语种咨询服务;启用新版对外开放口岸出入境边防检查现场标志,进一步便利外籍旅客在口岸快速辨识、准确获取相关信息……通过一系列举措,不断优化出入境通关保障流程,进一步提升外籍旅客来豫便利度和体验感。
“这次回来过年,发现家乡变化可大,非常漂亮,年味也很浓,郑州越来越国际化了。”来自英国的旅客齐女士从郑州机场出境时感叹。郑州航空口岸通过“无感通关”、便捷支付、国际化标识系统等“组合拳”,让来到郑州的旅客从入境第一步便感受河南越来越“国际范”了。
国际流量的攀升,带动枢纽能级跃升。2024年,郑州航空港区进出口总值达4094亿元,占全省半壁江山;跨境电商进出口货值258.8亿元,同比增长55.8%。智利阿里卡州驻郑州经贸联络处、马来西亚鲜食榴莲首航等项目的落地,更凸显“通道+产业”的叠加效应。
未来展望,郑州航空口岸如何从“流量”到“留量”?
“每一条国际航线都是河南拥抱世界的‘新触角’。”郑州航空港区口岸管理局副局长陈玮表示,下一步航空港区将以高水平建设“空中丝绸之路”为引领加快提升郑州航空港国际化水平,打造高水平内陆开放高地,让更多“过境客”转化为“深度游客”。
云路鹏程九万里,雪窗萤火二十年。古人对苍穹的浪漫遥想,正在郑州航空港区化作"买全球、卖全球"的开放实践。这片热土正以"7X24小时通关"的速度、"全球要素集聚"的厚度、"文明互鉴共生"的温度,在世界版图上镌刻新的中原坐标。当黎明破晓,又一批国际航班迎着朝阳腾空,引擎的轰鸣仿佛在宣告:从这里出发,河南与世界始终"零时差"。
编辑:谭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