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干部 敢把工作“晒”在网上 渑池县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出镜,“晾晒”民生实事,展示工作成绩,获得网友点赞
平板桥口袋公园
路面修复完工后的原国道310洪阳段
升级改造后的西关农贸蔬菜市场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何玉帅/摄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张逸菲/文 受访者供图
2024年底,三门峡市渑池县委县政府下达通知:各局、乡镇干部出镜,向渑池县31万老百姓汇报各自在2024年完成的民生实事,向人民报告,请群众评议。走网上群众路线,有胆量将领导干部放在群众的目光下,向群众“晾晒”一年来的工作,不少网友评论:“真挺敢的!”
从“吃瓜群众”到主动参与
乙巳年春节,三门峡市渑池县,市民陈炳带家人来到渑池县新晋网红打卡地——位于平板桥的口袋公园,只见火红的金属楼梯宛若游龙,盘卧在石砖墙上,拥抱着“渑池”两个大字,迎接前来游玩的八方来客。
原来的平板桥,上下坡有个涵洞,但内里脏乱差,饱受群众诟病。平板桥的提升改造被列为一项民生实事,相关部门集思广益,充分论证,巧妙地将其周边改造成口袋公园。陈炳说,这一年,县里为群众做了大大小小很多民生实事,“大家都看在眼里”。
“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只要发生在大门口的大事小情,都会被事无巨细地挂在网上。群众没参与感,遇到事了,大家凑在一起“吃瓜”,把事儿当作热闹看。
就拿渑池县公路的头号“老大难”——原国道310洪阳段来说,开通十几年,大车多,路面坑洼不平,大的坑深十几厘米、宽几十厘米,大车司机们调侃:“多走几趟,结石都能被震碎了。”
这段路也是货车司机张金宝的必经路段。2024年4月10日,渑池县公安交通警察大队和县公路局发布《关于原国道310洪阳段半幅施工半幅通行的通告》,对该路段进行正式维修。
每逢跑车,张金宝就将手机支架固定在驾驶舱内,用短视频记录日常工作,他的账号也成了一个很好的观测窗口。
“铣刨机到位、围挡拉上了”“今天没进度,维修铣刨机”……张金宝如实记录每天修路进展。他发现,只要他发布关于道路施工的观测视频,流量就很高,还多次登上了本地热门,“评论区互动热烈,说我是民间督导员”。
“刚从新路上走过,确实得劲!”2024年12月9日,原国道310洪阳段改建工程顺利建成通车,不少本地网友在张金宝账号评论区留言:“这届政府行啊,那么多年的老大难竟然修成了!”
从“集中晾晒”到积极作为
2024年9月,渑池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坚持“问需于民”,“线上+线下”齐发力,全面收集各方意见。
2025年1月6日,渑池县融媒体中心开设《向人民报告,请群众评议》视频专栏,首条视频由渑池县发展改革委主任崔博非出镜,盘点渑池县2024年十项重点民生实事的办理情况,并请群众“阅卷”。
紧接着,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一一出镜,“晾晒”民生实事,展示工作成绩。截至2月20日,已有28家单位进行了公开“晾晒”,播放量累计285.2万次,点赞3.7万人次。
渑池县通过网络直播、抖音平台、张贴公告等形式,将征集到的26项候选重点事项,交由群众公开投票。经县政府常务会议、县委常委会研究,县人民代表大会最终票决后,相关部门推进落实,对未入选的事项,陆续跟进,逐项解决。
“现在网络最便捷,我们不能害怕,当一天鸵鸟,头往地里一扎啥也看不见。必须主动到网络里面,到群众中找干事情的线索、短板、不足、问题。”这成为渑池县党员干部的共识。
从“出乎意料”到成竹在胸
领导干部在网络中“找事”,还真让他们找出点“出乎意料”。
与大家预想的不同,投票结果出来后,“农村饮水保障工程、城乡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项目”等民生事项排名靠前。
放开评论区,集纳群众意见,黑龙江省委巡视组原副厅级巡视专员、著有《县委书记们的主政谋略》一书的李克军对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表示,渑池县的做法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网络问政,有利于扩大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治理转型应由单向负责、单向管控转变为双向互动和放权于民。“但要真正实现人民群众当家作主,使基层党政工作变对上负责为对下负责,还必须在领导体制改革上取得实质性突破。这需要持久攻坚、上下互动。”
渑池县政府这两年的潜绩和显绩,功夫在平时,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反映在口碑里。“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开展以来,渑池县已经完成各类民生事项230余项,其中,既有开通新华大道、打通韶山大道、改造老旧小区这种群众期盼的“大事”,也有医疗机构延时便民服务、背街小巷安装路灯的“微举措”。群众发现,反馈的小事很快得到解决,有点麻烦的事也事事有回响。
如今,越来越多渑池人自发参与进渑池的建设,渑池县领导班子中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干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应该是:自己想做的事,恰好是群众想让我们做的,我们正在做的工作,与群众的诉求高度契合,这样的双向奔赴,才是群众和干部的良性互动。”
编辑: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