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政”解|推广林药、林蚓、林蝉等模式,濮阳定下林下经济三年发展计划

2025-02-25大河网

林下种植芍药。 濮阳市林业技术工作站供图(下同)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大树下面好乘凉,森林里面能生“金”。林下能种药能种花,能养鸡能养鹅,能“种”蚯蚓“种”金蝉。近日,濮阳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加快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实施三年行动计划,推动林下经济扩面增量、提质增效。

濮阳市平原农区是发展林下经济的典范之一。下一步,该市将推动林草林菌林药集约集优集群发展,促使林下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意见|做林下文章,实现“绿富”双赢

林下种药,林下养菌,林下种菜,林下生草,林下种花,林下养禽、养畜、养蚯蚓……

做好林下文章,林下也能生“金”。为切实提高森林资源利用水平,濮阳市将实施三年行动计划,以推动林下经济扩面增量、提质增效。通过加快推进林下经济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达到促进绿色增长、林业增效、林农增收、农村发展的目标。

林下种植射干。

根据《意见》,濮阳市将按照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产品采集、森林景观利用等四个方面进行林下经济的布局。林下种植,主要推广林药、林菌、林菜、林草、林花等种植模式。林下养殖,主要推广林蚓、林禽、林畜、林蝉、林蜂等模式。

林产品采集,主要发展中药材、食用菌、经济林果及林草根、茎、花、叶、种子采集加工等。森林景观利用,则是合理利用森林生态景观和林下多种资源,发展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森林康养。推进沿黄生态旅游带建设水平,打造集赏花观果、旅游观光、采摘休闲、生态教育为一体的精品森林生态旅游线路。

林下养鹅。

按照计划,到2027年,濮阳全市高效林下经济面积达到10万亩,总产值达到20亿元,建成集中连片100亩以上的示范基地100个以上,新培育以发展林下经济为主的林业龙头企业10家以上。到“十五五”末,全市高效林下经济面积达到15万亩,总产值达到30亿元。

产业打造金蝉、蚯蚓、玫瑰等品牌

一条蚯蚓,也能撬动一个产业。

蚯蚓浑身是宝,能作鱼饵、中药材,粪便也能成为果树、花卉的营养肥料。濮阳市清丰县韩村镇李焦夫村蚯蚓养殖基地,占地800亩,年产蚯蚓200万斤,能够实现1000多万元的年收益,产品销往广西、广东、福建等多个地方。

林下养殖蚯蚓基地。

“林下经济是依托森林、林地及其生态环境,以开展复合经营为主要特征的生态友好型经济,发展林下经济对于巩固林业生态建设成果、提高林地综合效益、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促进乡村振兴等具有重要意义。”濮阳市林业技术工作站站长成濮生说,濮阳作为平原农区,交通便利、土地平整,林地土壤肥沃、便于管理、产出率高,有利于林下经济成方连片高效发展。

近些年来,濮阳市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等林下经济业态都取得了较为不错的发展。以蚯蚓养殖为例,一亩地的年收入在万元以上,全市林下养殖蚯蚓的规模已有数千亩。

林下种植芍药。

河南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说,濮阳市针对林下经济出台专门的意见,在全省范围来看走在了前面,将有利于平原农区林下经济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大河网记者了解到,下一步,濮阳市将致力于建设高标准示范基地、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打通市场营销通道。同时,还将积极打造林下特色品牌,将产品开发、包装设计、质量标准、品牌策划、市场推广和营销服务相结合,培育打造“濮阳金蝉”“清丰蚯蚓”“范县玫瑰”等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林下经济品牌。

推进林草林菌林药实现集约集优集群发展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发展森林食品,丰富“森林粮库”。

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资源,森林中蕴含着丰富多样的食品品种。经济林是森林食物生产的主力军,林药、林菌、林菜、林下浆果等森林复合经营模式,和林禽、林畜、林蜂等林下养殖,也在源源不断提供着新型森林食品。

林下养鹅。

据悉,近年来,我省各地探索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林下经济已经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和有效抓手。河南省林业局上述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省将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把科学利用森林资源体现到促进林草林菌林药集约集优集群发展上,促使林下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河南省林业局上述负责人说,山区发展林下经济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我省是全国道地药材主产区之一,形成了“四大怀药”、“八大宛药”等知名度较高的品牌。未来,我省将拓宽“两山”转化途径,以中药材产业发展作为突破口,推动林药模式的发展延伸,形成复合型生态模式和新的增长极。

编辑:路娇  审核 :郭同欢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