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黄金投资热潮下银行抬高门槛为哪般

2025-03-31大河网-河南日报

  “面对银行的这些调整,普通投资者需保持警惕。投资黄金要理性,合理分配资产,做好风险管理,切不可盲目追涨。”

  □徐兵

  当下,黄金市场迎来空前狂飙,国际金价强势突破3000美元/盎司大关,市场热情持续高涨,部分机构甚至大胆预测,金价有望向4000美元/盎司迈进。在这波热潮中,银行却纷纷调整黄金业务策略,大幅提高积存金起投点,让普通投资者入场愈发艰难。

  近日来,招商银行、宁波银行、兴业银行等多家银行接连上调积存金最低购买金额,部分银行更是在短短两个月内两次提价。银行给出的理由看似合理,称是顺应市场变化、控制业务风险、优化资产结构,可事实真是如此吗?

  黄金价格攀升并非偶然,背后有多重因素推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避险情绪急速升温,加之美元实际利率下降,黄金再度成为市场宠儿。全球最大黄金ETF——SPDR持仓量飙升至930.51吨,创历史新高,大量机构资金疯狂涌入,各大投行也不断上调黄金价格预测,最激进者直指4000美元/盎司。这一系列因素,极大激发了普通投资者参与黄金投资的热情。然而,面对市场需求的增长,银行却逆向操作,不仅大幅提高积存金起投点,还下调黄金账户活期和定期利率,使得黄金投资门槛悄然升高,普通投资者入场成本大增。

  银行提高积存金起购金额,最直接影响是小额投资者入场难度加大,黄金投资逐渐向高净值客户倾斜。从银行角度看,这一举措主要出于控制市场风险的考量。黄金价格虽一路高涨,但波动性极大,一旦市场回调,银行将面临投资者大规模赎回带来的流动性压力。此外,黄金市场受全球经济、地缘政治、美联储货币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短期内极易出现剧烈震荡。提高门槛可减少小额投资者频繁交易产生的管理成本,降低自身市场风险。但这真的是在保护普通投资者吗?恐怕不尽然。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银行对自身收益的考量。积存金业务本质是银行金融产品,银行通过收取管理费、交易费等盈利。相较小额投资者,大额客户交易频率低但金额大,银行既能降低管理成本,又能获取更稳定收益。可见,银行并非限制普通投资者买黄金,而是希望投资者投入更多资金,这明显是在“筛选客户”,将低资金量、高交易频率的小客户拒之门外,留下大额资金的高净值客户。

  回顾历史,黄金价格多次大起大落,2011年金价突破1900美元/盎司后,便陷入数年熊市。如今市场虽受避险情绪和机构资金推动,但潜在风险不容小觑。一旦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或市场情绪逆转,金价极有可能回调。银行正是基于此谨慎调整业务策略,保障自身利益。

  面对银行的这些调整,普通投资者需保持警惕。一方面,不要盲目相信机构预测,警惕市场过热。投行上调金价目标虽能推高价格,但市场情绪逆转时,金价也会迅速回落。另一方面,可关注黄金ETF、期货、纸黄金等其他投资渠道,这些产品投资门槛低、交易灵活,不受银行政策调整影响。最重要的是,投资黄金要理性,合理分配资产,做好风险管理,切不可盲目追涨。

编辑:陈梦伊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