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华夏·感知郑州④丨“黑科技”满满!国传记者探秘河南“智”造的硬核实力
大河网讯 当核生化侦察机器人穿越危险地区,精准抓取核生化污染物质样品;当被动式傅里叶红外遥测仪7×24小时不间断工作,在5公里范围内洞察有毒有害气体泄漏……你或许从未想过,这背后承载着多少尖端技术的突破和精密算法的考验。
国传记者参观郑州市雷神光电技术研究院。
4月2日,来自全国16个省(区、市)的20余名省级国际传播媒体记者走进中原动力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原动力)、郑州市雷神光电技术研究院,近距离感受“中国智造”的硬核实力,探寻中原地区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活力。
给工业园区配备“智能保安”
走进雷神光电技术研究院,映入眼帘的是手持式辐射检测仪、接触式光刻机芯片、核化侦检无人机等一系列高端科技装备。“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台设备具备高精度、远程检测气体的能力,能够实现长达5公里的扫描半径,并支持7×24小时不间断运行。”在展示厅,研究院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被动式傅里叶红外遥测仪的核心功能及应用场景。
核生化侦察机器人。
在演示过程中,另一位工作人员在远处喷洒乙醇,只见被动式傅里叶红外遥测仪第一时间检测到了现场有乙醇气体,并成功将相关数据显示在屏幕上。“该设备主要应用于化工园区、环保监测及应急管理等场景。河南濮阳范县的化工园区已经引入被动式傅里叶红外遥测仪,一旦园区内出现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系统能够实时扫描并提前预警,从而有效提升安全管理水平。”雷神光电技术研究院公共关系与发展部经理杨贞进一步介绍道。
核化侦检无人机。
作为一套预警系统,被动式傅里叶红外遥测仪能够在突发环境风险时提供精准检测与数据支持,助力构建更完善的安全防护体系。“被动式傅里叶红外遥测仪助力我们在生产生活中真正实现‘看见不可见’。”杨贞说,未来,雷神光电技术研究院还将继续结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解决更多智能监测领域的“卡脖子”问题,实现高端科学仪器国产化。
让工业机器人成为“全能高手”
从机器人关节模组到多模态机器人控制器,从智能保洁机器人到复合机器人……在这里,工业机器人不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具备了学习与思考的智能体。记者走进中原动力的产品展厅看到,复合机器人正平稳地穿行在两道模拟工序之间。“复合机器人具有构建环境地图、自主规划路径、安全避障、视觉识别等功能,可以完成抓取、搬运、装配等高难度工作。”中原动力的讲解员说。
记者在中原动力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参观。
记者了解到,复合机器人是一种将移动机器人与协作机器人功能深度融合的新型机器人,兼具移动机器人的自主行走能力和工业机器人的精准抓取能力,完美呈现出“脑、眼、手、脚”协调一致的机器人理想形态。“复合机器人广泛应用于生物发酵罐液体检测、机台料盒上下料等场景,具有部署简单、配置灵活,以及不间断连续生产等多种优势。”工作人员说。
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
“今天的参观再次使我意识到,科技改变生活。”黑龙江东北亚国际传播中心李洪说,“智能科技为很多的危险工作提供了安全保障,让工业生产变得更加安全、高效和便捷。”长城国际传播中心记者寇瑄补充道:“河南的科技企业不仅拥有众多核心技术与专利,还与高校深入合作,推动技术落地,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在参观过程中看到的‘黑科技’让我感受到河南在科技创新领域的蓬勃动力。”
人形机器人零部件。
随着人工智能、自动化技术的不断突破,从智能监测到工业机器人,从安全预警到智能制造,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生产与生活方式。此次走访,国际传播媒体的记者们深入感受到河南“智”造在推动产业升级、赋能智能制造方面的硬核实力,也见证了河南科技企业在创新发展道路上的坚定步伐。(杨佳欣 魏凯)
编辑:祝萍 审核 :范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