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季节限定,上线了丨春茶飘香 一杯毛尖“泡”出特色产业链

2025-04-03大河网

【编者按】从明前春茶的鲜爽可口到盛夏避暑经济的清凉叙事,从金秋氛围消费的风景如画到火爆全国的冰雪产业,四季变换,季节经济正催生出具有持续生命力的经济产品。聚焦四季经济,大河网特推出《季节经济,上线了》栏目,以各季限定特色经济模式为主题,展现经济发展新动能。

大河网讯 茶山上,采茶工指尖翻飞,转眼间身后竹篓茶芽已过半;茶园里,游客在炒茶师的指导下,撸起袖子动手体验炒鲜茶;奶茶店旁,新鲜可口的“毛尖绿”冰激凌引起一众游客好评……3月31日,信阳新县2025年春茶开采仪式举行,其打造的特色茶园景区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赏景打卡。

春意盎然,茶香漫卷。随着河南天气逐渐回暖,以明前茶为代表的春日限定茶饮正在掀起消费热潮。

早茶抢“鲜”采 一棵茶树只取一株嫩芽

“一片茶园、一棵茶树,只采一根茶,五万棵至七万棵才能制一斤干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信阳毛尖传统炒制技艺”传承人、中国制茶大师陈正军讲道,早期的茶抢的是一个鲜和嫩,所谓“明前茶,贵如金”,便是如此。

清晨,走进信阳市浉河区的文新茶村,茶山上薄雾缭绕,采茶工们穿梭在茶垄间,手法熟练地采摘着“一芽一叶”。

在3月27日信阳举行的2025年信阳毛尖春茶开采新闻发布会上,信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汪明君介绍道,截至3月26日18时,全市8个产茶县区的63个预报观测点中,42个观测点的茶树已达到“少量可采摘”标准,早生品种率先进入黄金采摘期,而信阳群体种及高海拔茶园预计一周后迎来大规模开采。

生锅杀青,熟锅理条……在文新茶村的传统炒茶工坊内,陈正军正在向游客演示“信阳毛尖”的“出炉记”。“好茶不怕晚,但每一步都要精”,只见在陈正军的手中,一颗颗翠绿的茶芽经过多道复杂工序后,开始散发醉人茶香,摇身一变,成为外形细直、圆润光滑、白毫满披的特级毛尖。

品质升级 打造“舌尖上的春天”

可实时监测情况的“数字茶园”平台、触屏输入指令便能实现全部工序的智能化生产线……与传统炒制相呼应的是,在文新茶村智能化茶叶生产车间,茶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我们的智能化生产线,一天可以轻松产出一千斤干茶。”此前,文新茶叶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说道,这样的炒茶工作,在过去,即使由两位经验丰富又有体力的炒茶师协同配合,也只能炒制出二十斤左右。

据了解,这条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团队参与研发的智能化生产线,每日可生产2500公斤信阳毛尖和1000公斤红茶,效率较传统人工炒茶提升50倍,标志着信阳茶叶生产进入精准的“数字制茶”时代,也让“及时炒制味道最佳”的毛尖保留住了最好的味道。

你以为智能化的运用只有在制作干茶时才“大显神通”吗?不,在信阳浉河区的万亩生态茶园中,5G高清摄像头与气象监测设备构成“数字茶园”平台,可实时监测虫情、土壤墒情及茶叶生长状态。当茶叶达到最佳采摘标准时,系统会自动提示茶农,结合线上销售渠道,实现“茶园直达消费者”的高效流通模式。

在智能化科技的助力下,茶叶的品质和产量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让散发浓郁茶香的春天永驻舌尖。

茶旅融合 一杯毛尖“泡”出特色产业链

“采茶、炒茶、品茶,没想到能带给我们这么多乐趣。”在文新茶村,游客罗女士带着孩子体验了制茶,还买了两份毛尖冰激凌。

如何让年轻人爱上喝茶,让品茶这件事“年轻化”?作为河南茶叶主产区,信阳致力于打造茶旅融合促销新模式。

“在我们的文新茶村有多款茶产品,比如毛尖冰激凌、毛尖树莓慕斯、私人茶山、非遗毛尖鲜奶茶等,既保留了传统茶道的韵味,也让游客品味到了茶饮品的无限魅力。”文新茶村“村长”郝茜茜说,2024年全年,文新茶村茶叶销售约1500万元,衍生产品文小新奶茶、冰激凌、茶点等销售约260万元。

近年来,信阳借助茶庄园这一载体,将茶叶和茶旅体验有机结合起来,对现有热门茶庄园提档升级,更好地吸引游客来到茶山、茶厂,用茶山风光、采茶炒茶体验游留住游客,增加茶叶的销售机会,带动涉茶行业增收。同时,鼓励企业、茶农和游客建立长期联系,促进形成以茶促旅、以旅带茶、相互促进的产业发展格局。

 从茶山到茶点,从传统到创新,有着“中国茶都”之称的信阳正书写着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答卷。这个春天, 不妨走进信阳,品一杯毛尖的鲜爽,赴一场山水之约吧。(王苑/文 韩雨松/海报)

编辑:祝萍  审核 :范昭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