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我省对东盟进出口254.5亿元 东盟已成河南第一大贸易伙伴
中铁联集郑州中心站迎来柬埔寨(金边)—越南(胡志明)—中国(郑州)首列公铁联运国际班列。 本报资料图片 河南日报记者 聂冬晗 摄
本报讯(记者 王歌)4月16日,记者从郑州海关获悉,今年一季度我省对东盟进出口254.5亿元,同比增长8.9%。今年以来,东盟已经成为我省第一大贸易伙伴,进出口增长明显。
空中,今年一季度郑州至东盟客航每周达84架次,至吉隆坡航线由每周3班增至每周6班,完成货运量4304.4吨。地上,我省不断加大中欧班列东盟线路增量,推动东盟“班列+冷链”往返常态化开行,去年河南中欧班列向东盟国家累计开行406列,同比增长190%。
“硬联通”不断加强,“软联通”积极跟进。郑州机场拓展“空空中转”应用场景,更多东盟地区的货物经郑州可转运至其他国家;“海铁直运”也让更多外贸企业享受物流降本增效的实惠。
河南顺水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华丽感受很深。“去年郑州至吉隆坡货运航线开通,公司开始进口马来西亚鲜食榴莲、山竹、凤梨等水果,并以郑州为集散地,将生鲜水果运往全国各地。”黄华丽说,通过“空空中转”这种新模式,吉隆坡的生鲜货物能从郑州飞往全国各地。不仅如此,东南亚的货物还能通过国际间“空空中转”直达欧美市场。
在监管方面,我省针对不同进出口货物类型创新检验监管举措,提升通关效率。“以热带水果为例,这类货物对温度、湿度要求高,保鲜是最大的难题。”郑州机场海关有关负责人介绍,郑州海关大力推行“智能审批”“智慧审证”“协同查检”等智慧化监管手段,不断提高检疫审批、单证审核、实货查验各环节效率。同时,联合相关部门为新鲜水果量身定制快速通关保障方案,优先理货、查验,做到“即到即查,合规即放”。
据郑州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郑州机场海关监管进口马来西亚水果共1501吨,环比增长156%,主要品种为鲜榴莲、鲜山竹、鲜椰子、鲜菠萝蜜等。
编辑:王晓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