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河南政务微信影响力月榜来啦!看10万+爆款是如何炼成的?

2025-04-18大河网

大河网讯 2025年4月18日,河南政务微信影响力月榜2025年度第3期第1批已经正式发布,本期共计发布政务榜单19个,另外发布景区榜单1个,分两批发布。

河南政务微信影响力榜单由大河网·大河舆情研究院制作发布,使用DSIP算法,参考勤勉、互动、传播、峰值等数据,围绕政务微信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四个维度,对全省政务微信发展成果进行综合测评。在河南政务微信公众号月榜中,各个状元号呈现聚焦关键议题、回应民众关切、内容形式多样、注重共情传播等共性特征,记者梳理发现,3月,状元榜上共有115篇政务爆款文章,每篇阅读量均在10万+,其中,“中原盾”、“河南省教育厅”、“河南共青团”等账号斩获众多爆款政务文章。这些10万+的政务爆款文章究竟是怎么炼成的?

‌“题好一半文”,聚焦关键议题,回应民众关切

拥有一个优质的选题,文章就已经成功一半了。

经梳理本次爆款政务文章的高频关键词可发现,提振消费、“人工智能+”、健康、教育等大多成为选题切入点。一方面,选题切入点契合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2025政府工作报告高度关注群众就业增收、提振消费、数字经济、高质量教育、稳定和扩大就业、医疗卫生服务等方面。另一方面,在具体的报道对象选择上,爆款政务文章巧妙结合网民心理特征。例如在“‘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等报道中,“国家版减肥指南”“国家版减肥餐”相关文章阅读量达到10万+的共有6篇,不仅回应了社会关键议题,还击中了网民普遍存在的“体重焦虑”。

这个选题的报道,在社交平台获得高话题传播,读者具有很高的主动互动性。“国家不同意你胖”“国家不允许你胖”等话题冲上热搜,网友们纷纷表示“连国家都在督促我了,这回真要认真减肥了”。

“文好题一半”,好的标题往往能够“画龙点睛”

优秀的标题,不仅是内容的窗口,也是吸引和保持读者注意力的关键。

短小精悍的标题可降低阅读门槛,实现高效传播。《国家版减肥指南来了!转发收藏,全是干货→》《在校大学生也能退钱!申报全攻略来了→》《2025年西部计划报名通道开启》《教育部已同意!河南新增2所高校》……这些标题能够用最少字数传递最大信息量,实现信息的“高效到达”,体现新闻的信息密度,契合“快阅读”的注意力规律。此外,短小精悍的标题也降低了阅读门槛,提升了文章的点击率。

悬念式标题提升点击率,拓宽传播广度。通过制造疑问、保留关键信息或激发好奇心,吸引读者点击阅读,核心优势在于利用读者的好奇心理提升点击率、互动率和传播广度。《你的分享欲太强了,好像影响了我们的感情……》《睡觉把手举过头顶,为什么能一觉到天亮?》《“老婆,我就下楼看一眼!”“你骗人!”》《“爸爸,你疼吗?”》《“回答我!”“回答我!”“回答我!”》《“老师,我自愿放弃普通推免,我想加入……”》,这些标题制造了疑问,让人想一探究竟,尤其是这些悬念设置都与文本内容具有强相关性,并在正文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并非“标题党”。

标题关键词前置,平衡传播效率与内容深度,实现了信息获取效率的提升、搜索引擎可见性的增强,‌适配碎片化阅读场景。移动端浏览时,“短标题+关键词前置”的组合更易在信息流中脱颖而出,尤其是前置读者最关注的关键词。例如,《春捂要捂到什么时候?医生指出一个时间点》《降温8℃!河南将迎大风、雨雪天气》《全国文明校园公示,河南58所学校入选》《“最佳体重值”出炉!把体重控制在这个范围,有利健康》《胖东来郑州首店地址确定!》,这些标题让读者在第一时间就明白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迅速锁定核心主题,降低理解成本。

多样式传播实现“信息传递”到“价值共鸣”的升级

多样式立体化传播方式通过形成互补传播矩阵,多元化呈现信息,增强体验感和真实感,提升信息吸引力与记忆度,实现‌传播效率的最大化,通过技术融合与策略协同,实现了从“信息传递”到“价值共鸣”的升级。

爆款政务文章综合了长图、动画、漫画、图表、短视频、网民留言截图等多种表达方式。例如在内容中呈现网民截图等,增强用户的存在感,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用户互动性,将单向传播转化为参与式传播,增强受众黏性‌。在语言上,或讲故事,或使用热梗,使得文章具有强传播力,扩大受众覆盖率。

以讲故事为例,《“老婆,我就下楼看一眼!”“你骗人!”》《“爸爸,你疼吗?”》,这两篇文章,运用对话的形式、口语化的表达,分别讲述“在火情面前,民警赖昌鹏通过善意的谎言让怀孕的妻子放心,第一时间在第一线灭火”“杨建明等警察在一线抓捕中向死而生的无畏、冲锋陷阵的勇气”的故事,分别以主人公跟妻子以及和女儿的对话,通过质朴的语言、生活化的场景,体现警察群体心怀祖国、心怀人民、无私奉献、无畏艰险的高尚情怀,更能打动人心。

以使用热梗为例,《“回答我!”“回答我!”“回答我!”》,在AI技术的加持下,古人的“回答我”在网络爆火出圈,成为热梗。不少官方账号“套公式”进行科普、宣传,此文对这种现象进行评论分析,既有专家的点评,也有网民的戏谑,传达对“追梗式宣传”的思考。《和爸妈说没谈恋爱,结果被中医看出来了……》,文章使用了多个网络“热梗”,一方面是“在中医面前毫无秘密可言,体现中医判断精准”,还有“年轻的医生,往往可以请其导师老专家帮忙看诊”“分手时‘挡财运’可以缓解一切不舍”等“热梗”,此外文中还结合聊天截图的画面设计交互式互动,提高文章阅读的趣味性,在“时髦”的表达方式下,还在潜移默化中传播了中医知识。

由此可见,破局政务传播难的问题,关键在实现公共价值与传播规律的共振共生。当“国家版减肥指南”掀起全民健康热潮,当民警的温情谎言触动万千人心,政务新媒体似乎正进行着从“政策传声筒”到“社会连接器”的蜕变,精准地捕捉民生痛点、锻造“一眼入心”的传播符号、构建沉浸式叙事场景,从而实现了政务传播硬核政策与柔性表达的双向奔赴。河南开封科传学院大禹舆情研究院研究员王丽媛称,政务新媒体实现“破圈”传播,内容是核心竞争力,要通过数据分析深入了解用户需求,精准推送服务信息。此外,政务微信影响力的提升还需要重视拟人化传播和共情传播等,加强与其他平台的互联互通,构建更加完善的政务服务生态体系。(付婷)

编辑:陈静  审核 :姜秋霞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