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习之丨续写中马两国“切水不断”的深厚情谊
4月15日至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马来西亚。
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会见马来西亚最高元首易卜拉欣,与安瓦尔总理举行会谈,中马两国领导人就双边关系提质升级达成新的重要共识——共同构建高水平战略性中马命运共同体。
马来西亚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沿线重要国家,也是最早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一。中马两国务实合作,“榴莲航班”不断往返,工业园区产销两旺,数字经济合作紧密、人文交流生机勃勃,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各项合作正在稳步有序向前推进。
餐桌上的“甜蜜纽带”——
两国民众的“榴莲友情”越走越近
中马共同运营的马来西亚宝腾汽车丹戎马林工厂一景。龚晓摄
丹戎马林汽车高科技谷是马来西亚政府积极推动的重点项目,旨在吸引电动汽车相关企业前来设厂,努力打造东盟市场的电动汽车及零部件供应中心,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目前,经过中马共同努力,“数智港口”“绿色智慧电厂”“数智供应链”等项目正在不断落实。
近年来,长城、比亚迪等越来越多中国汽车品牌进入马来西亚市场,推出新能源车型,加大本地生产组装。由中国公司建设的数据中心在马来西亚拔地而起,助力当地实现数字化转型目标。
此外,从光伏融合项目成功投运,到华为、中兴等中国企业在与马来西亚的通信网络服务合作,中马之间的科技与经济合作愈加紧密。
中马教育合作的典范——
相知相融多元文化交流互鉴
在与安瓦尔总理会谈时,习近平主席提出“传承世代友好,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2013年10月4日,习近平主席访问马来西亚期间,见证了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共建协议签署。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成为中国第一所在海外全资设立、具有独立校园的分校。
马来西亚雪兰莪州的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教学楼全貌。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供图(新华社发)
作为“中国高校走出去”的“先锋者”,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正在成为中马教育合作的典范。在人文交流方面,学校精准对接马来西亚发展需求,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互学互鉴、相知相融,在多元文化氛围中缔结友谊、携手进步。
如今,来自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9100余名学生在此求学,有6300多名学生从该校毕业。
正在攻读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硕士的马来西亚本地学生阿德里纳·哈斯努尔表示,在这所学校学习,最大感受就是多元文化交融、不同思想碰撞,“在这里,我获得了更大的个人成长空间”。
政治互信、高层引领。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马两国正以更扎实的产业合作、更活跃的人文交流,实现跨越山海的“双向奔赴”,续写中马两国“切水不断”的深厚情谊。
编辑:王晓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