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字”作“舟”,乘风破浪!安阳这场大会何以吸引世界目光?
大河网讯 举一场盛事,迎八方来客,品汉字之美。
4月20日至22日,2025中国(安阳)国际汉字大会在“文字之都”河南安阳举办。部分国家和地区的驻华使领馆官员、专家学者、留学生、华侨华人以及文化企业代表等近400人参加这场盛会,感受中华文明“字”古以来的文化魅力。
2025中国(安阳)国际汉字大会“文字 ·文明 ·科技·未来”对话会。
古都“造浪”,掀起一股“甲骨热”
4月20日,殷墟博物馆前,等待大会开幕的嘉宾们在馆前三三两两合影,博物馆顶部正中央的“大邑商”成了话题“C位”。
“这是什么意思?”中原工学院摩洛哥籍留学生凯伟初来乍到,首站便触碰到了知识盲区。其旁教师张充解释道:“这是甲骨文字,3000多年前,这里的人们把它们刻在龟甲和兽骨上……”
“昨天一出高铁站,就发现安阳到处都是汉字和文化元素,感觉瞬间‘穿越’到了甲骨文的世界。”郑州甲骨文学会秘书长张燕感慨道。
游客扫描二维码解锁甲骨奥秘。
一片甲骨,蕴藏千年文脉。作为汉字的发源地,提起安阳,便绕不开甲骨文,这里不仅出土了大量有着珍贵研究价值的甲骨,还让越来越多来安游客了解甲骨文、爱上甲骨文。
如今,漫步在安阳,俯仰之间皆是甲骨文。
殷墟博物馆,甲骨文咖啡、面条、雪糕等文创产品让游客把甲骨文吃进肚子里,体验“满腹经纶”;中国文字博物馆,填词游戏、甲骨文华容道,游客与甲骨文只相隔一个指尖的距离;甲骨文广播体操、甲骨文表情包让甲骨文融入日常生活……可品、可赏、可玩,甲骨文的多副面孔被激发,安阳让甲骨文“热起来”。
文化“出海”,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三千年前,甲骨刻痕沟通着天人“对话”;三千年后,以甲骨文为根脉的汉字文化连接着中外交流。
4月20日下午,“中日韩共用汉字主题论坛”等8个论坛在安阳迎宾馆同步进行,中外专家学者展开分享和对话,他们口音不同、肤色各异,却谈论着同一个话题:汉字。
“了解中华文明,必须先从了解汉字开始。”土耳其汉学家阿尤布在“汉字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主题论坛上如是说,他表示,现在的他仍然不断被中华文明所吸引。
“中日韩共用汉字”主题论坛。
据悉,不少参会的外国友人是第一次来到安阳、了解安阳,而安阳则早已带着汉字“出海”。
日前,殷墟博物馆所藏“屯南2172”号甲骨(复制品)现身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中国馆有着满满的汉字元素,除了展出甲骨的11条卜辞,展馆外立面竹简上还刻有汉字,馆内数字投影演绎汉字发展史,各类文字自上而下倾泻而出……”安阳市贸促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甲骨文和司(后)母戊鼎的展出,吸引更多国际旅客来安感受千年古都的魅力。
事实上,让汉字“出海”,讲好中国故事,安阳早有行动。“早在2012年,我们就开始国际巡展。截至目前,已经举办157场国际展览,在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多地留下了文化的足迹。”中国文字博物馆文化产业部副主任陈瑞华说,中国文字博物馆将聚焦展览的技术性、趣味性和故事感,做好中华文化的推广和传播。
技术“抢滩”,冷门绝学“活”起来
如何让古老文字在数字时代碰撞出新的“火花”?安阳以技术作答。
汉字大会期间,“AI+甲骨文”大赛正式启动,作为全球首个将人工智能与甲骨文研究活化深度融合的创新赛事,大赛包括学术研究、算法开发和大众创意三大赛道。
“AI+甲骨文”大赛启动仪式。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我们面向社会各界举办这次大赛,参赛人员既可以学到知识,又能积累兴趣,助力甲骨文‘飞’入百姓家。”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高峰说。
在大赛启动仪式上,该实验室主任刘永革还介绍了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甲骨文大模型已进入内测阶段,区别于通用大模型,该大模型将对甲骨图像进行专业释意,形成知识图谱,透过“字”挖掘更深层次的“文”的特性。
甲骨文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
据介绍,作为实验室的第三张“王牌”,甲骨文大模型将和殷契文渊和了不起的甲骨文微信小程序形成合力,助推甲骨文研究走上快车道。
“目前,实验室正在德国对500多片甲骨进行数据采集,后续还将前往法国、英国、加拿大等地助推甲骨文‘数字归乡’。”高峰说。
“下一步,我们计划建立甲骨文高质量语料库,希望以技术赋能甲骨文研究,让‘绝学’变‘显学’。”在开幕式的对话环节,腾讯 SSV 数字文化实验室负责人舒展也分享了接下来的布局。
风好“扬帆”,绘就文旅融合新画卷
本次汉字大会不仅是一次以“字”为媒、连接中外的对话,更是一场安阳向世界发出邀请的文旅文化盛宴。
“目前,甲骨文绘本在国际上的传播效果非常好。”国际儿童读物联盟原主席、现任执委,生命树文化促进中心理事长张明舟说,此次安阳之行给了他很大的启发,接下来将在绘本中融入更多甲骨文元素,以更具趣味性的方式传播甲骨文。
“我很喜欢国风,也非常喜欢汉字。这次来到安阳,博物馆里的精美文物给我提供了很多创作灵感。”华语流行音乐作词人、导演方文山也表示有想法以安阳或甲骨文为元素创作歌曲。
方文山在安阳师范学院。
“我一直非常关注安阳,期待后面有机会有更深的合作。”中日韩合作秘书处秘书长李熙燮也表达了加强与安阳文化交流的想法。
此外,4月21日,与会嘉宾们分组走进安阳多所学校,与青春对话;中国文字博物馆和安阳博物馆分别举行“不同语言·一个世界”世界绘本专题展暨“甲骨溯源·国风雅韵”专题展开幕式和“友城携手·书画未来”国际友好城市书法、绘画作品展暨“书法进课堂”中国青少年书法大赛获奖作品展开幕式;4月22日,与会嘉宾们还将前往殷墟博物馆和曹操高陵,深入领略安阳这片文化热土的魅力。
以“文”为“桨”,以“字”作“舟”,安阳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奋力打造殷墟甲骨中华文化新地标,在浩瀚如烟的文化之海中乘风破浪,让越来越多的人来到“文字之都”,爱上“字”在安阳。(麻文静/文 桑栋亮/视频)
编辑:王晓颖 审核 :赵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