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夕阳市场”培育“朝阳产业”,企业家为何选择郑州航空港?
大河网讯 4月25日,2025河南(航空港区)银发经济发展大会在郑州航空港区举行。会上,航空港区与12家行业领军企业达成合作协议,总投资额超过90亿元,涵盖产业园建设、智慧养老、健康医疗、老年用品研发等多个领域。
企业为何纷纷选择落子航空港区?又将布局哪些产业?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企业代表。
发展银发经济 航空港区优势突出
“航空港区作为一个新区,我们非常看好它的旅游场景。另外,这里也是一个超大制造业中心,对于工业用机器人等落地场景具有很好的支撑,应用前景广阔。”上海清宝引擎机器人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崔红杰表示。
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级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州航空港区依托“空中丝路”枢纽优势,持续深化高端制造业布局,形成了以富士康、比亚迪为龙头,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新格局,成为河南乃至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银发经济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动力引擎,航空港区能快速切入这一主题,十分精准。”武汉波睿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同存表示,郑州航空港区发展银发经济拥有显著优势。一方面,航空港区将银发经济作为重要扶持产业,政策支持优势明显。另一方面,河南省作为一个人口大省,老龄人口数量多,银发经济市场十分广阔。此外,便利的交通和地理区位,也为发展银发经济提供了重要条件。
人工智能 打造港区银发经济多元场景
“银发经济不仅是养老服务的升级,更是科技与场景的深度融合。”崔红杰说。
据了解,上海清宝引擎机器人有限公司是由清华团队创立的高科技企业,已开发出涵盖康养陪护、工业巡检、文旅导览等多场景的人形机器人,其双足行走算法、智能微表情等核心技术已获52项专利。
“我们在工业用机器人、康养机器人、直播机器人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发和投入,未来将与郑州航空港区开展一系列合作。”崔红杰表示,他们将携手航空港区,共同探讨开展包括富士康等企业在内的智能制造领域的合作,以科技赋能工业应用场景;同时,还将与相关企业共同开发文旅迎宾等场景化应用,研讨康养机器人落地港区合作路径,培育银发经济多元应用场景。
创新医疗 注入港区银发经济关键动力
老年细胞抗衰、心脑血管治疗、基因靶向药物……银发经济与生物医药产业紧密相连。
“银发经济的核心命题是‘让老人活得更有质量’,而新材料是破局关键。”宁波贝昂生物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欧阳晨曦表示,目前贝昂生物研发出了全球首款聚氨酯人工血管,其临床性能远超欧美涤纶产品,可将手术时间缩短40%,患者术后恢复周期减少3天,这一突破使中国在高端人工血管领域实现“弯道超车”。
“河南省医学科学院、省中医药科学院等重量级机构的落地,加上2小时覆盖4亿人口的高铁圈,让郑州航空港区成为布局生物材料的战略要地。”欧阳晨曦表示,医疗资源的集聚效应成为其投资港区的重要动力。接下来,贝昂生物将在港区落地人工血管、心脏瓣膜等新材料生产基地,并联合国内医学高校和院所,打通产业上下游,助力港区银发经济产业发展。
而作为一家致力于CAR-T免疫细胞药品研发、中试和申报于一体的制药企业,武汉波睿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也将在航空港区进行新布局。
“我们将投资建设CAR-T药品研发、生产、销售等商业化总部中心,总投资约为6.9亿元。”张同存表示,该中心投产后,部分新药批复也将落地航空港区,带动区域创新药的发展和产业链上下游集群。(梁雅琪)
编辑:王晓颖 审核 :赵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