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机遇湾区 机遇港澳丨深圳:自主创新突破技术壁垒 无惧关税挑战

2025-04-30央视新闻

  央视网消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发布至今已6年,六年间,深圳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从4.2%提高到6.46%,深圳—香港—广州连续五年成为全球第二大科技集群。

  在人工智能走向具身智能的今天,一批批工业人形机器人已经在不少车间里“上岗”,它们在生产线上承担着分拣、搬运物料等工作。

  总台央视记者骆魏:这款机器人是目前全球进入最多车厂实训的人形工业机器人。他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可以实现群体智能,简单地说就是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的加持,实现数十台这样的机器人协同作业。

  这款Walker S机器人,和前段时间在人形机器人马拉松比赛中获得冠军的“天工Ultral”师出同门,但和“单兵作战”的天工Ulral不同的是,它更擅长的是“打团战”。

  这家企业是全球极少数具备人形机器人全栈式技术能力的公司,意味着从研发到设计制造,再到商用化形成了闭环,将核心技术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总台央视记者骆魏:在深圳,拥有2.5万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去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就增长了18.9%,连续9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大湾区的创新氛围、创新精神、创新场景在这座充满生机活力的城市得到了充分展现。

  去年刚揭牌的深圳“模力营”AI生态社区是大湾区首个专注大模型领域的垂直孵化器,为初创企业的快速成长提供服务与支持。这家入驻企业研发的这款AI触觉传感器,从芯片到算法都是全链自主研发。

编辑:陈梦伊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