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预制菜“女掌门”的“绝地反击” 85后女企业家带领企业从负债累累到年营收超6亿元

2025-05-06顶端新闻·河南商报

赵慧娟(左)接受采访

链多多逆袭成为预制菜产业“黑马” 受访者供图

  编者按

  青年企业家是社会创新的推动者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鲜血液。在全省深入贯彻落实“四高四争先”目标的当下,顶端新闻与河南省民营企业协会联合推出“豫企英才启示录”系列报道。以青年企业家为镜,映照时代精神;以青年企业家为窗,透视河南“争先”密码。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屈晓夏 实习生 赵汝鑫 文/图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预制食品正悄然成为餐桌上的新宠。在这片蓝海中,一位85后青年女企业家以敏锐的商业嗅觉和坚韧的创业精神,带领濒临破产的企业成功逆袭成为预制菜产业“黑马”。

  从负债累累的“三无”公司到年营收超6亿元的行业标杆,河南链多多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链多多”)总经理赵慧娟用7年时间完成了一场绝地反击,为河南预制食品产业“链”出一条破局之路。

  破局 半年扭亏为盈,绝境中的“逆袭密码”

  2006年,赵慧娟从郑州大学金融系毕业,追逐梦想的第一站选择了上海,还未施展抱负,家庭变故就让她不得不回到家乡淇县。

  回家后,她发现淇县有非常好的养殖基础,还是速冻禽肉品的产业聚集地。思索一番,她进入一家做速冻禽肉产品的企业,一待就是十年,工作内容横跨财务、销售、产品等多个环节,这为她带领链多多逆袭打下了基础。

  2018年,赵慧娟迎来了人生转折点,正式接手这家专注于做速冻预制肉制品、中西式菜肴、酱卤制品等预制食品领域的企业。

  “我刚接手的时候感觉是一个‘坑’,那就是个厂里没人、账上没钱、库里没货的‘三无’公司。”赵慧娟笑着说,那时候的链多多已经持续2~3年亏损,甚至陷入“交不了订单—缺原料—资金链断裂—客户拒付”的恶性循环。

  除了是个不服输的“拼命三娘”,赵慧娟还是个乐天派,她冷静地想办法解决问题。为了筹措启动资金,她召开管理层会议,调动大家集体自掏腰包,并争取到两位核心客户的注资。为了重建信任,她亲自跑客户走市场,并公开承诺产品交期与质量,砍掉冗余产品线,畅通整个业务环节。半年后,企业扭亏为盈。

  这场翻身仗的背后,是赵慧娟对行业的深刻洞察,“只有将初级加工升级为终端食品,才能真正掌握市场话语权”。

  蝶变 多个亿元单品背后的创新驱动

  从连续多年亏损到年营收逐年高速递增,链多多的爆发式增长绝非偶然。

  “产品要创新、渠道要优化、供应链要升级”,是打造品牌影响力的关键。赵慧娟直言,“我们更关注年轻人的消费习惯”,围绕年轻人的需求做产品创新。

  2023年,链多多推出年轻子品牌“恋味儿”,香菜味小酥肉、黑金鸡米花等脑洞大开的产品抢占Z世代市场,针对家庭烹饪痛点推出红烧狮子头、小酥肉等标准化预制菜品。

  同时,链多多还依托“产品研发中心”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爆款频出,打造出了金甲鸡柳、盐酥鸡等多个亿元级大单品。

  从最初农贸市场单一路径,到如今触达连锁餐饮、便利店、电商等多元场景,链多多构建起立体化渠道网络,在B端、C端市场全方位发力。在电商领域仅用9个月时间就突破亿元大关,成为速冻食品行业增长较快的品牌之一。

  此外,链多多还一直致力于智能化、数字化溯源体系建设,计划从原料到餐桌实现全程透明化管理,让每个环节都可追溯,建立更安全的产品保障体系。

  从2018年开始精耕速冻鸡肉调理制品到今天,链多多年营收规模已突破6亿元,工厂也从最初的100多名员工发展到900多人,成为行业“龙头”。

  攀登 预制菜的星辰与青年创业者的山海

  现代食品产业集群是河南省重点培育发展的7个万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之一,预制菜产业更是河南食品工业换道领跑的重要路径。

  面对激烈竞争,链多多在2023年发布第二个五年规划时,就透露了深耕这个赛道的“野心”:“用五年时间,把链多多打造成为一个年营收规模15亿元以上的全国性品牌。”

  “我们的五年规划叫‘五岳计划’。”赵慧娟说,用攀登的心态,激励自己一直往上走,才能登上顶峰。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把不断学习放在首位,还要有不断创新奋斗的精神,这也是我们公司的核心价值观。”谈及青年创业,这位雷厉风行的女企业家毫不吝啬地分享了自己的成功经验。不要盲目创业,聚焦一点,向下扎根,向上生长,一旦起步不要停止,面对未来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更大的视野。

  预制食品的赛道愈发拥挤,但这位85后女掌门用实践证明,比标准化更重要的是永不标准化的创新勇气,比产业链更长的是创业者心中那份永不停歇的青春征途。

编辑:谭敏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