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解丨培训合格才能上岗!河南护航内河航运实现“通江达海”
大河网讯 周口“升咖”成为全国37个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之一;平顶山港试航通过,通航条件已全面就绪……近段时间,河南内河航运建设好消息频传。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内河航运安全生产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提出加强内河航运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促进内河航运业健康发展。河南作为交通大省,又将迎来怎样的机遇?
周口中心港范营作业区。张昆鹏 摄
目标丨从源头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河南内河航运资源丰富,是全国唯一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的省份,河道、库区(湖泊)密布,通航里程长,船舶种类全,船员数量多,水路客货运量大,发展水运的区位优势明显,发展内河航运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构建安全畅通、绿色经济、智能高效的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推动水运通江达海,是现代化河南建设的重要支撑。”省交通运输厅有关负责人称,作为不沿边、不靠海的内陆地区,内河航运安全生产包含哪些领域、行业和属地职责怎么划分,缺少规范性文件支撑,河南亟须出台管理办法推进内河航运安全治理体系建设。
《办法》指出,内河航运安全生产管理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三管三必须”的原则,着力实现本质安全,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办法》就是要通过打通堵点卡点,加快建设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更好发挥内河水运对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支撑保障作用。”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说。
船队正在漯河港装煤。杨光 摄
发力丨内河航运生产经营者需培训合格才能上岗
根据河南省交通规划,到“十五五”时期,全省港口吞吐量将突破1亿吨,建成周口、信阳、漯河等6个现代化港口。
伴随规模扩张,安全风险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渡船摆渡来往频繁,不仅影响船舶正常通航,而且存在很大的水上交通安全隐患。《办法》如何因地制宜护航我省实现“通江达海”?
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称:“本次《办法》结合河南实际制定,规定了内河航运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从业人员依法取得证书或许可、建立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安全监督考核等方面的责任,同时也对内河航运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主要负责人责任事项,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其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履行的职责,在劳动保障、教育培训、安全考核、安全投入方面的责任做出了明确的限制。”
《办法》要求,水路运输企业和具有危险物品经营、储存、装卸功能的港口经营从业人员在50人以上的,应当设置具备相对独立职能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或者配备不低于从业人员2%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不满50人的,应当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信阳港·淮滨中心港。
破局丨加强应急演练并制定应急预案
《办法》要求,县级以上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内河航运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机制,制定内河航运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鼓励和支持内河航运生产经营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建立提供社会化应急救援服务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队伍。
《办法》提出,日渡运量超过300人次渡口的运营人及载客定额超过12人的渡船应当编制渡口渡船安全应急预案,每月至少组织一次船岸应急演习;日渡运量较少的渡口及载客定额12人以下的渡船应当制定应急措施,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演练。
《办法》还提到,县级以上政府应当鼓励内河航运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支持内河航运安全生产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和管理数字化转型,扶持技术含量高、社会效益好的内河航运安全生产科技项目。
“安全不是发展的代价,而是最大的效益。”当货轮鸣笛启航,承载的不仅是货物,更是一个内陆大省向海图强的雄心。河南省委党校经济管理部副教授、博士林永然认为,河南高度重视交通物流体系建设,但水运发展相对滞后,成为交通物流体系最后的“短板”。
加快推进内河航运事业发展,构建安全畅通、绿色低碳、智能高效的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将推动河南省内河航运产业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广领域迈进。林永然表示,应着力构建内河航运“硬联通”与“软衔接”相协同的发展模式。强化顶层设计,科学统筹长远与当前、整体与局部、政府与市场、建设与使用、发展与安全,凝聚合力、加大力度,确保建好用好内河航运。(路娇)
编辑:王晓颖 审核 :安艳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