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豫人为善丨让善意有归属!安阳首批见义勇为英模工作室揭牌

2025-05-14大河网

大河网讯 “3、2、1……”5月14日,随着红色绸布落下,“见义勇为任天柱工作室”、“见义勇为路江元工作室”和“见义勇为王志明工作室”在安阳市相继揭牌。

揭牌:以模范引领汇聚正义之光

作为安阳市首批见义勇为英模工作室,三个工作室在同一天集中揭牌,用意何在?

“这次同时揭牌三个工作室,目的是进一步扩大见义勇为组织的覆盖面,充分发挥见义勇为先进人物的榜样带头作用,进一步弘扬见义勇为精神,营造更加浓厚的社会氛围。”安阳市见义勇为协会理事长王希社说。

“见义勇为王志明工作室”揭牌现场。

步入工作室,走进三位英雄模范舍己救人的故事,可以靠近一个个汇聚着勇敢与善意的精神世界。

“于我而言,见义勇为精神是我一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安阳市见义勇为标兵任天柱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多年前,他曾将一位突然晕倒的女士送去就近医院抢救,又以最快的速度跑到血站取血,并垫付7000多元医疗费用,后悄然离开。如今,救助伤患、捐款捐物……他的身影仍然活跃在公益事业中。

“此次揭牌标志着安阳市见义勇为组织全覆盖进一步延伸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是全市见义勇为工作的一项创新举措。”安阳市见义勇为协会常务副理事长牛国旗说,“此举将带动更多人关注、支持、投身见义勇为事业,为促进全市见义勇为事业健康发展,为建设平安安阳、文明安阳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传承:传好见义勇为精神“接力棒”

无惧个人安危的奉献精神从何而来?朝前追溯,往往能找到答案。

生长于安阳林州的路江元从小是听着红旗渠故事长大的。“我的爷爷和姥爷,当年带着粮食、铁锹,推着小推车,徒步 100 里去修建红旗渠,支撑他们的正是红旗渠精神。”路江元说,红旗渠精神从小就深深印在他的心底,成了他日后工作和生活的指引。

2020年11月13日中午,一名11岁男孩落水,安阳市中通快递员路江元没有犹豫,纵身跳入冰冷的河水中。此时,先行下水救援的王靖心已体力不支,两人随时可能沉没,路江元迅速游向男孩,拼尽全力将其托举至岸边,又折返河中寻找王靖心。尽管体力严重透支,他仍与刘云龙在刺骨河水中搜寻近20分钟,直至专业救援力量赶到。

摆放于“见义勇为路江元工作室”的荣誉证书。

如今,这场接力赛仍在无声地继续着。“有一次晚上十点多,一辆电动车突然发生了交通事故,身旁的队员比我更先一步上前帮忙。”路江元说。

在见义勇为任天柱工作室,任天柱以古人的忠义之行警醒自己;在见义勇为路江元工作室,分布图上,志愿者队伍的名字闪闪发光;在见义勇为王志明工作室,荣誉墙更像是警示墙,证书更像是承诺书,激励其不忘来时路。

这一刻,一条“精神之渠”跨越时光,正从过去流经现在,流向未来。

同行:让正义之光闪耀古都

携手同行,天地辽阔。随着志愿者队伍愈发壮大,这些英雄模范正吸引越来越多志合者同行,为见义勇为事业注入更大能量。

如今,见义勇为路江元工作室已打造10个志愿服务站,包含73名志愿者;见义勇为任天柱工作室已打造12个志愿服务站,包含320名志愿者;见义勇为王志明工作室已有28名志愿者。

“见义勇为任天柱工作室”的志愿服务站分布图。

“接下来,我会努力将安阳剩下的160余个驿站逐步转化为见义勇为驿站,打造一支有力的见义勇为志愿者队伍。”路江元说。

独行快,众行远。正如安阳市见义勇为模范王志明所说:“让群众加入见义勇为队伍中来,才是工作室存在的真正意义——我们不是要塑造英雄,而是要让善意成为本能,让正义成为共识。”

我们相信,未来,三个工作室的志愿者们或身着蓝色工装,或身穿红色马甲,届时,一簇簇“安阳红”、“安阳蓝”穿梭于安阳的大街小巷,见义勇为的多彩画卷必将铺展开来。(麻文静/文 桑栋亮/视频)

编辑:何心悦  审核 :莫韶华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