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为了麦子!高温“烤”验下的中原粮仓保卫战→

2025-05-15大河网

大河网讯 5月15日,河南正式进入汛期。根据河南省气象局研判,今年汛期气候状况呈现“降水北多南少、旱涝急转风险高、高温热浪显著”三大特征。仅3天后,18日,全省将迎来极端高温天气,黄淮之间最高气温普遍超过35℃,北中部局部地区可达39~40℃,局地强对流与干热风叠加,小麦生产面临挑战。

这种“水火交融”的天气模式对农业大省河南构成了挑战:一方面,豫北、豫西等地需防范强降水引发的山洪和城市内涝;另一方面,豫中、豫南麦区则面临干热风与高温叠加导致的灌浆受阻风险。专家指出,全球变暖背景下,此类复合型极端天气正成为常态,“既要防汛又要抗旱”将成为未来农业生产的长期面临的课题。

汛期与高温“双面夹击” :18日起河南冲击40℃

河南省气象局发布预报称,春末夏初是强对流频繁“出没”的时段,本周接下来特别是16日午后到傍晚,北部有阵雨、雷阵雨,局部伴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外出记得带一把伞,防晒又防雨。

今后六天,大风几乎“天天见”,加上近期我省高温少雨,森林防火意识仍不可放松。河南省气象局、河南省农业农村厅5月13日继续发布小麦干热风灾害风险预警,目前冬小麦处于产量形成关键期,建议农民做好“一喷三防”措施。

其实,“热冒烟”的不仅是我们,未来7天,全国气温整体都偏高。明天起,陕西关中、华北、黄淮等地高温天气将会增多。19日至20日,高温范围扩大、强度增强,陕西关中和河南将成为高温核心区,最高气温将接近甚至超过40℃,暖热程度同期少见。南方19日之后高温天气也会增多,19日至20日,南京、成都最高气温或超35℃。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多地高温来势汹汹,陕西、河南一带目前气象干旱较重,未来一周当地仍以晴热天气为主,旱情将继续发展并有干热风。

“烤”验持续:小麦灌浆关键期遭遇多重考验

当前,河南8500万亩小麦正处于决定产量的灌浆期,而晴雨不定的天气为灌浆带来考验。5月11日至13日,全省已出现首轮干热风,安阳、焦作、郑州等高风险区小麦灌浆受阻。中央气象台预报显示,河南安阳、焦作、新乡、洛阳、郑州、许昌等地受此轮高温天气影响,将出现轻至重度干热风天气,预计河南受干热风天气影响的小麦面积占比21.6%,陕西占比19.8%。上述麦区干热风天气与墒情偏差影响叠加,易使冬小麦叶片卷曲,千粒重下降。若不采取防范措施,河南、陕西干热风影响区域小麦千粒重损失约2.2%至4.4%。雷暴大风、冰雹等天气可能造成小麦点状倒伏。尽管今年小麦植株较常年低10厘米,抗倒伏能力增强,但局地瞬时风力达7级以上仍构成威胁。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联合气象部门已启动应急响应,通过“天眼”卫星监测系统实时跟踪麦田墒情,并向农户推送定制化预警信息。

面对多重复杂天气考验,中国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顾问、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表示,高温、降水再高温的“V”字形气温变化,以及可能出现的旱涝急转,将加剧雨后青枯、烂场雨发芽霉变等风险。

  近期,郭天财走访河南各小麦产区发现,持续干旱、高温天气造成土壤墒情蒸发加剧,对丘陵旱地小麦生长有一定影响,但大部分有浇水条件的平原小麦产区受影响较小。预计今年小麦成熟收获期会较往年提前,要及早做好小麦抢收准备,“受干旱天气影响,今年小麦植株较常年低10厘米左右,倒伏风险相对较低”。

在武陟县詹店镇黄河滩区的一处麦田,农民用遥控器打开喷灌设施灌溉小麦。王琳锋 摄

与时间赛跑:科技赋能下的“粮食保卫战”

占全省小麦种植面积1/8的南阳即将吹响“抢收前哨”,南阳官方13日发布消息称,预计15日前后,该市唐河、邓州等部分山坡丘陵地带小麦将陆续成熟收获。5月23日前后,河南小麦将进入大面积成熟收获期。

河南小麦每年均是从南往北收割。面对复杂天气,河南正展开一场前所未有的保粮大战。

最先进入小麦收获期的豫南南阳已确定设置51个跨区作业服务站,成立100支农机应急服务队,将投入2.4万台收割机。

小麦正值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需水需肥高峰期。针对全省抗旱灌溉形势,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迅速行动,下发《关于抗旱浇麦保供电服务工作的通知》,提出开通农田灌溉办电“绿色通道”、主动服务农田灌溉用电需求等6项重点要求,压实各级抗旱保供电职责,切实保障20.66万个机井台区、1.14万条灌溉供电线路安全运行与可靠供电。

当汛期的第一滴雨与高温下的最后一粒麦相遇,河南正书写着现代版的“抗天歌”,有卫星遥感、大数据和2.4万台轰鸣的收割机构成的科技保障,为小麦收成保驾护航。(莫韶华 王苑)

编辑:陈梦伊  审核 :莫韶华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