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城市排水防涝提升工程……持续推进城市更新有了“路线图”
制图/韩露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聂辉
5月20日上午,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简称《意见》)有关情况。
持续推进城市更新有哪些措施?有哪些重点任务?发布会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进行了详细介绍。
实施城市排水防涝提升工程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到,目前,我国已累计建设改造各类市政管网50万公里,消除城市易涝积水点4800个,同时有超过一半的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配套加装物联智能感知设备,来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安全运行。
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秦海翔表示,下一步,住房城乡建设部将继续抓好“里子”工程,持续推进城市燃气、供水、污水、排水、供热等地下管网的升级改造,因地制宜建设地下综合管廊。
持续提升城市的安全韧性,实施城市排水防涝提升工程,推进城镇燃气的安全整治,加快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对城市市政设施进行实时监测、动态预警、有效处置,切实消除安全隐患。
同时,住房城乡建设部还将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运用信息化、数字化手段,提升基础设施的智慧化水平,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运维的长效管理制度,探索城市建设运营投融资新模式,不断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服务水平。
落实“老城不能再拆”要求
自然资源部总规划师张兵介绍,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在由高速增长的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城市更新成为国土空间全域范围持续完善城市功能、优化空间布局、提升环境品质、激发经济社会活力的空间治理过程。
自然资源部立足职能,通过建立自然资源管理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加强存量资源资产调查。张兵介绍,自然资源部摸清数量、权属和利用情况,并落实“老城不能再拆”的要求,针对性地开展城市内部自然和人文历史方面的空间要素调查,形成统一的底图底数。
张兵表示,在“一张图”上推动完善调查、登记、权益、规划、用途管制、执法督查等全生命周期管理,畅通部门间数据共享,真正实现把资产管起来、让资源用起来、让城市活起来,全力支持好城市更新行动。
支持有条件的楼栋加装电梯
近年来,住房城乡建设部在全国106个社区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着力补齐小区、社区设施建设和服务的短板。2019—2024年,全国累计开工改造老旧小区28万个,惠及居民4800万户、超过了1.2亿人,共改造提升各类老化管线36万公里,增设停车位387万个,建设养老、托育等各类社区服务设施7.8万个。
秦海翔介绍,住房城乡建设部将在完成“十四五”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的基础上,重点做好小区内老化管线改造,消除安全隐患。开展建筑物屋面、外墙、楼梯等公共部位维修,小区环境及配套设施改造建设、小区内建筑节能改造,支持有条件的楼栋加装电梯,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
此外,秦海翔介绍,住房城乡建设部持续开展完整社区建设,因地制宜配建和完善社区养老、托育等“一老一小”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停车、充电等市政配套设施,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8项重点任务持续推进城市更新
据了解,《意见》已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5月15日向社会公开发布。
《意见》提出,到2030年,城市更新行动实施取得重要进展,城市更新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城市开发建设方式转型初见成效,安全发展基础更加牢固,服务效能不断提高,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经济业态更加丰富,文化遗产有效保护,风貌特色更加彰显,城市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空间。
同时,《意见》明确提出了8项重点任务,包括加强既有建筑改造利用,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开展完整社区建设,推进老旧街区老旧厂区城中村等更新改造,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修复城市生态系统,保护传承城市历史文化等。
编辑:陈梦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