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看河南丨9个大类3万多种产品 ,洛轴的轴承用在哪儿?
5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考察,在智能工厂了解企业发展历程,听取不同类型轴承产品用途和性能介绍,走近生产线察看生产流程。总书记强调,现代制造业离不开科技赋能,要大力加强技术攻关,走自主创新的发展路子。
轴承,被称为工业的“关节”。几乎每一个需要旋转的设备、产品,都要用到它。从依靠国外设备、“手搓”初级轴承,到如今生产9个大类3万多种产品,有着70多年历史的洛轴集团,持续为上天入地、通江达海的中国制造提供关键支撑。
——编者
空中·风机
大江南北,风电“巨人”排排高耸。风来,几十上百米长、重量以吨计的风叶便灵活旋转,从空气中“抓取”能量,离不开一组轴承。
“国外的搞不成了,要不你们试试吧。”洛轴集团技术中心90后工程师刘好洁说,参与风电轴承设计,是职业生涯里最“刺激”的经历。
“曾经,国内某大型风电企业计划在沿海部署风电设备,根据经验优先选用了国外产品。后来国外厂家没有完成研发任务,反而是我们,依托行业唯一航空精密轴承国家重点实验室,短期内研发出当时世界最大功率风电主轴承,多项重要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刘好洁说,一提起这个16兆瓦风电主轴承研发的故事,团队每个人都颇为自豪,“用了这组轴承的风电设备,不仅创下当时全球风电单日发电纪录,更经受住多次台风考验,正常运转至今。”
风电主轴承。
“依托雄厚的研发实力和丰富的研发经验,我们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洛轴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新莹说,20多年前,洛轴集团就看到风电发展趋势,积极参与国家新能源产业重大科研项目、培养研发团队,建立了从设计、制造到调试的风电轴承全流程研发生产体系。
“我们的研发特别强调和生产一线的互动。”刘好洁说,“研制16兆瓦风电主轴承时,我们尝试通过‘一体成型’提高保持架的可靠性,却苦于没有合适工艺。有经验的技术工人提出,可以用热胀冷缩法,解决了我们的技术难题,最终造出了可靠性更高的保持架。”
提前布局,长期坚持,从1997年第一个风电轴承投入使用,到如今占据40%以上的中国风电主轴承市场份额、可以生产超20兆瓦风电的一系列配套轴承,洛轴集团风电系列轴承年产值超过20亿元,是营收最高的“拳头产品”。
地下·盾构
“我们可以成本价让你们用,赔本都可以。”
“你们拿回去吧,就算不要钱,我们也不敢用。”
想起过去推销盾构机主轴承的经历,洛轴集团盾构机主轴承设计师周琳还是会感到心酸,“也理解,那时候一台盾构机动辄上亿元投资,一旦开工便不能停,轴承一坏,盾构机乃至整个项目都可能废弃,对可靠性要求极高。不想用、不敢用我们的新产品,也是人之常情。”
盾构机主轴承。
盾构机技术先进、附加值高,当时,每个零部件资料都被国外厂商严密封锁。
“我们刚组建盾构机主轴承研发团队时,几乎是从零起步。没有头绪,我们就从后期检修开始,逐步摸索。”周琳说,团队主动联系盾构机厂家,以很低的价格承担使用过程中的检修工作,从单个零件开始,逐渐参与核心部件维修,“通过检修,我们慢慢摸清了盾构机主轴承的结构和应用特点,尝试自主研发”。
盾构机深埋地下,闷热潮湿,温度往往超过40摄氏度。“但没办法,想学习,只能深入一线。最初的设计想法,就来源于这日复一日的地下‘学艺’。”周琳说。
“好不容易造出来,结果客户不愿用。宁愿买200万元一套的进口产品,也不用我们几十万元一套的东西。”周琳说。
“我们还是从检修入手,抓住检修过程中国外零部件供货延迟等一切机会,从替换一个个小滚子开始,让客户体验、使用我们的产品,直至最终整体采用我们的盾构机主轴承,整个过程用了4年多。”周琳介绍,如今洛轴集团的盾构机主轴承已用到12米级的盾构机上,可靠性等指标达到国际同类水平,价格却不到进口产品的1/3,“我们的性能还在持续提升,成本还有下降空间。”
路上·汽车
“电机取代了燃油发动机,新能源汽车噪声大大降低,这给我们出了难题。我们长期生产油车轮毂轴承,也就是汽车轮子中间的那个轴承。过去发动机噪声大,没人关注轴承这点声响,现在整车安静了,轴承噪声就凸显出来了!”谈到新能源汽车轮毂轴承的研发生产,洛轴集团子公司洛阳LYC汽车轴承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都玉辉有说不完的话。
应用洛轴轴承的新能源汽车。
拿起一个比手掌略大的新能源汽车轮毂轴承,都玉辉介绍,新能源汽车普遍偏重,提速快、扭矩大,需要轮毂轴承有更大承载力、更高可靠性和更小摩擦力,对轴承的材料、设计和制造都提出了新要求。“这些技术难题,都被我们一一攻克,中国规模巨大且不断发展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给了我们强大的发展动力。”都玉辉说。
动力具体体现在哪里?都玉辉认为,一是新产品可以大批量生产、销售,迅速降低单位成本。他举例说,“研发需要巨额前期投入,由于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不断增长,我们的产品销量很大,很快就摊掉了研发费用。”二是上游供应链企业也在推动成本降低,进一步降低了轴承企业的采购成本。“一个新能源汽车轮毂轴承的价格快速从300元降到了百元以内,我们还能有利润。整条产业链的成本都在降低,那我们的竞争力自然越来越强。”都玉辉分析。
新能源汽车轮毂轴承。
市场虽大,竞争激烈,何以脱颖而出?秘诀在创新。
“新能源汽车迭代快,我们建立快速设计、快速生产机制,紧跟新车生产新轴承,这依靠的是企业成熟的研发体系和自动化、柔性化生产线。”都玉辉说,国内一家新能源车企计划推出一款纯电动越野车,能在大漠戈壁畅行,还可蹚水过河,“我们及时跟进,研发高密封性、高可靠性的轮毂轴承。车企验收后非常满意,给出大批量订单。”
过去,洛轴集团的油车轮毂轴承市场占有率并不高;如今,加强创新,洛轴集团新能源汽车轮毂轴承市场占有率达全国第一,生产的轮毂轴承90%以上用于新能源汽车。
一季度我国轴承出口量同比增长8.7%
国产轴承阔步迈向高端化
人民日报记者 李心萍
中国轴承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轴承行业实现营收2315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6.2%;完成轴承产量337亿套,同比增长17.3%。
今年一季度,根据对轴承行业160家主要企业的统计,轴承行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53.97亿元,同比增长11.14%;工业增加值76.31亿元,同比增长10.97%。
小至精密的微型机械,大到庞大的重型装备,轴承无处不在。摆脱中低端、同质化竞争,近年来,国产轴承阔步迈向高端化。
向“精”迈进——
4月24日,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托举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叩问苍穹,国产轴承再立新功。
看运载火箭,国机精工轴研所研制的三点接触球轴承等部件,是火箭“动力心脏”的关键组件,为稳定升空提供强大支撑。
看载人飞船,轴研所为飞船驱动系统量身打造了高精度、低噪声自润滑轴承及组件,确保各重要旋转机构稳定运行。
近年来,国内轴承企业为神舟系列飞船、长征系列火箭等提供了优质可靠的轴承产品。洛轴集团还承担了“中国天眼”馈源舱轴承制造,助力其成为迄今为止世界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其轴承产品让长白山射电望远镜具备极高的灵敏度和指向精度,从而为月球探测器精准“引路”。
向“大”攀升——
去年3月,世界首台25兆瓦级风电主轴轴承及齿轮箱轴承在洛阳轴研科技有限公司下线,刷新了全球风电轴承最大单机容量纪录。
从依赖进口到实现突破,我国已经具备超大型风电机组关键部件自主研发和制造能力,实现了风电核心零部件自主可控和产业链安全。
向“新”拓展——
扭秧歌、跳街舞、跑马拉松、拧螺丝……机器人这些“丝滑”动作,依赖轴承来支撑、引导旋转并减少摩擦。“14年前,我们从零开始学习,经过无数次试验和改进,终于攻克机器人轴承相关技术。”洛阳鸿元轴承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巧玲说,2020年起公司产品顺利打开日本等海外市场。
一季度我国轴承出口保持稳健增长,累计出口量达205182吨,同比增长8.7%。其中,3月出口量达68366吨,同比增长25.3%。(人民日报记者 方敏 毕京津)
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