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魅力汉语 “豫”你同行③丨从功夫梦到中国“道” 《道德经》是他的中文老师

2025-05-28大河网

大河网讯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在河南省第二届“魅力汉语 ‘豫’你同行”来华留学生汉语演讲比赛决赛上,来自喀麦隆的罗密欧(Serge Romeo Nyama)以《道德经》开篇,将观众引入中国哲学的深邃意境。这位因痴迷功夫电影而千里迢迢来到中国的非洲青年,如今与中国古代先哲老子结下了一段奇妙的中文缘分。

儿时,成龙的功夫电影在罗密欧心中埋下了“中国梦”的种子。银幕上飞檐走壁的矫健身影、刚劲有力的拳脚招式,让他对中国充满向往。长大后,他毅然来到少林功夫的发源地河南,在周口师范学院踏上了留学之路。

罗密欧在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图为其手持奖杯留影。

来到中国后,罗密欧遇见了比功夫更“柔”的智者——孔子与老子。初入周口师范学院,杏坛广场上两座拱手而立的雕像吸引了他的目光,“一位是开创私塾教育的至圣先师,一位是写下《道德经》的道家始祖,他们如同两颗星辰照亮了中国文化的浩瀚星空”,老师的讲解激发了他对两位中国古代先哲的浓厚兴趣。

去年秋天,怀着对智慧源头的探寻之心,罗密欧走进老子故里——鹿邑。当他踏入太极宫,一束阳光恰巧洒在镌刻着“道法自然”的石碑上,古朴的文字仿佛在光影中鲜活了起来,将他带回两千多年前那个充满哲思与宁静的时代。

图为罗密欧在决赛中进行“主题演讲”时的精彩瞬间。

讲解员告诉他,老子常凝视潺潺流水,在刚与柔的交融中参悟出“上善若水”的哲理:至高的善如同水,虽趋低处,却能包容万物;遇到礁石便绕行,柔中带刚、从不妥协。罗密欧恍然大悟——这不正是自己学习中文的真实写照吗?那些曾让他绊住脚步的生僻字词,如今看来,就像水中的礁石。与其硬碰硬,不如学水之道,灵活转弯、反复琢磨,终将在语言的河道中冲开一条豁然开朗的通途。

在老子故里的一面石墙上,密密麻麻刻满了《道德经》中的至理名言,其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深深烙印在罗密欧心中。讲解员解释说,这句话的意思是:无论多远的路途,都始于踏出的第一步。

罗密欧告诉记者,刚来中国时,他连一句简单的“你好”都说得磕磕绊绊;而如今,他已能自信地站在众人面前,用流利的中文侃侃而谈、慷慨演讲。这一路走来,不正是靠着每天积累一个词、一句诗,一步一个脚印,踏出的属于他的“千里之行”吗?

图为罗密欧在决赛“才艺展示”环节精彩亮相。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句老子的哲言曾让罗密欧百思不得其解。直到上个月中文考试失利,他才真正读懂其中的深意。那场令他沮丧的考试,恰恰暴露出他在发音上的问题。于是,他开始每天跟着老师苦练绕口令,舌尖从最初的僵硬逐渐变得灵活顺畅。当他终于能流利地朗诵《静夜思》时,心中忽然一亮:“原来坏事里真的藏着好事的种子,就像冬日看似干枯的树枝,终将在春风中开出满枝繁花。”

“老子是我的中文老师。”在罗密欧眼中,两千年前的老子早已化作他探索中文世界的引路人,老子的智慧让他明白,中文学习从来不是一场可以一蹴而就的冲刺,而是一条如水般绵延不绝的长路。看似柔弱的坚持,终将在日复一日的积淀中,穿石成路,汇流成河。(张雅涵)

推荐阅读

魅力汉语 “豫”你同行②丨那声“你好” 点燃了他学习汉语的热情

魅力汉语 “豫”你同行①丨从一句台词到中原逐梦 中文是她穿山越海的理由

编辑:何心悦  审核 :王世洋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