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东来半年狂揽117亿!对各地促消费有何启示
都说实体商超不行了,全国网友却在催着胖东来“快来开分店”。
都说眼下消费信心不足,胖东来上半年销售额却突破117.07亿元,逼近去年全年总额的七成!
胖东来,这个深耕河南的“非典型”商超,为什么这么行?又能为各地发力促消费,提供哪些深层启示?
01
同行都在卷价格胖东来在卷什么
在电商低价冲击、传统商超承压的当下,胖东来成为商超界顶流,靠的是什么?
价格?服务?还是情怀?
这些都是,但又不全是这些。
比如价格,在其他商超,几乎无一例外,都会将商品打折的标牌打得大大的。而在胖东来,你却看不到。但在服装等商品的价签上,却能看到“进货价”;再比如服务,在这里,顾客购买的商品不满意或出现质量问题,免费上门退换货;看电影不满意,也能退半价……胖东来“无理由退换货”政策,覆盖范围极广。
除了对顾客“好”,胖东来对自家员工那是“更好”!
不久前,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在个人抖音账号上透露员工工资情况:“8000多名员工税后平均月收入可达9000元”。于东来同时表示,未来胖东来的工作时间,每周不会超过三十六个小时,年休假不会低于四十天。
这样的“富养”员工,不仅让员工工作积极性高涨,更让顾客感受到了企业的温度和诚意,最终转化为真金白银的销售额。
很多企业都在学习胖东来,很多专家都在研究胖东来的“商业密码”。每次在公开场合或在直播中,被问及胖东来的成功“秘诀”时,于东来都会不断强调两个字:“分享”,分享利润给员工,分享高品质商品和服务给顾客,也分享经验给同行。
这几年,胖东来一直在帮其他商超进行调改,此前于东来曾透露胖东来分享超市行业调整经验,最重要的有两点:“商品质量的改变和员工收入的提升。”
02
各地促消费能从胖东来获得啥启发
胖东来半年117亿的业绩,在消费复苏仍需发力的当下,显得格外耀眼。
由此,也延伸出一个更值得讨论的话题,当各地政府绞尽脑汁发放消费券、组织购物节,以促消费时,胖东来的火爆,映照出促消费更深层次的可能路径。
促消费的核心,或许不在于一时的“刺激”,而在于构建一个消费者愿意消费、敢于消费、乐于消费的可持续生态。
胖东来,至少为各地促消费提供了三点关键启示:
促消费政策,不能只盯着“让消费者多花钱”,更要着力于“让消费者放心花钱”。
比如茶叶的销售,上半年,胖东来仅茶叶的销售额就达到了50862万元。对于“茶”,很多“小白”都会觉得“水深”,但对胖东来的茶,大家却敢“闭眼买”,今年就有信阳的顾客,专门跑道许昌去胖东来买“信阳毛尖”。因为来买茶叶的人太多,以至于胖东来不得不每天限号。
促消费不能只盯着消费者口袋,也要关注服务业从业者的“钱袋子”。
庞大的服务业群体,本身就是消费增长的内生动力源,想方设法提高大众的工资水平,
让更多人有钱可花、有闲可享,才是消费复苏的治本之策。在不久前印发的《河南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要“促进居民收入增长”。
促消费不能只靠发消费券去刺激,更要打造一流的消费环境。
促消费,需要的不仅是“券”和“折”,更需要一片能让“胖东来式”商业茁壮成长的沃土,以及为消费者打造一个敢消费、愿消费、放心消费的一流环境。当前,河南正着力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便利高效的营商环境、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清朗健康的网络环境。这“五个环境”的营造,并不是针对“促销费”,但每一项都对促进消费至关重要。
市场需求一直在那,消费者也并非不愿消费,关键还是让消费者从心底愿意去消费。
正如胖东来的经营之道,并没有什么玄机,核心就在于“实诚”二字。
当各地在促消费的探索中,能更多地读懂这份“商业密码”,消费市场的暖流,必将汇聚成河。(记者 夏继锋 梁德宝 米方杰)
编辑:谭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