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的“重生”之路,河南有了最优解
大河网讯 盛夏时节,持续高温,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生活垃圾。
在日产日清的清运节奏下,生活垃圾进入垃圾焚烧厂内燃烧发电、变废为宝。
河南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如今已经达到7.225万吨/日。曾经的“垃圾围城”困境已破,以前的“填埋处理”封场停用。无害处理、循环利用,河南有了“最优解”。
变化丨告别围城、垃圾清零
曾经,每到夏季,“垃圾围城”的现象就会变得更加严重。
生活垃圾不能得到有效处理,导致城市被大量的生活垃圾所包围。
夏季的生活垃圾又远多于其他时节,小区内的垃圾得不到及时清运,垃圾中转站外停放着满载垃圾的车辆,垃圾散发着恶臭,成为一部分市民对于夏天的刻板印象。
近些年来,情况发生了逆转。围绕城市的、城市之中的垃圾堆不见了,小区内的垃圾清运及时,垃圾中转站内干净整洁,生活垃圾做到了“日产日清”。
这背后,是垃圾清运能力的提升。
在郑州市金水区水科路环卫中转站,环卫工人正在清运垃圾。
针对近期持续高温和生活垃圾量“翻倍”的情况,金水区城市管理局环卫部门开展生活垃圾精细化管理再提升行动。针对垃圾量较大的中转站,增加生活垃圾转运频次,加强清运车辆密闭运输管理。
“我们要求做到中转站车走地净,生活垃圾转运及时、无积压、不过夜。”金水区中转站负责人郭效林说,他们每天清运垃圾超过1000吨,对生活垃圾做到了“日产日清”。
处理丨无害分解、烟气达标
生活垃圾的“日产日清”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大胃口”分不开。
金水区所产生的垃圾,被统一转运至中牟县境内的郑州东兴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郑州公用集团展厅负责人戴旭雯介绍说,这里接收金水区、郑东新区、经开区、中牟县、管城区、港区(部分)垃圾。目前共有6条焚烧线,日均垃圾处理量4200吨。
郑州公用集团东部垃圾焚烧发电厂中控室。
运送来的生活垃圾并不能直接焚烧,首先需要进行堆放、发酵分解、析出水分。脱水后的垃圾会达到一个较高的热值,通过垃圾吊抓斗的抓取,被送至焚烧炉进行焚烧。燃烧产生的热能,把水加热为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
垃圾焚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气。在850℃到1050℃的高温中,炉膛内的烟气停留时间不少于2秒钟,充分分解掉了有毒的二噁英。SNCR系统(选择性非催化还原系统)将尿素溶液喷洒进余热锅炉,将氮氧化物还原生成氮气和水,降低氮氧化物排放量。
经过一系列的烟气处理组合工艺,焚烧厂所产生的烟气各项指标均优于国家《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并达到欧盟2010标准。处理后变得洁净的烟气,会由引风机吸入烟囱,最终排入大气。
“烟囱底部的烟气监测中心实时监测烟气各项数值,并实现了与环保部门系统的联网。”戴旭雯说,他们也积极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利用丨垃圾成电、变废为宝
曾经的“垃圾围城”,转变为如今的“点石成金”“变废为宝”。
新乡市封丘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内,中控室大屏幕上实时更新着焚烧炉温度、烟气排放指标等多项关键运行参数,各个流程、各种设备运行状况一目了然。
这座今年3月建成投运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能完成封丘县全部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置。根据介绍,该发电厂年垃圾处理量超过22万吨,产生并向电网输送7000万度电,可满足3万个普通家庭的年用电需求。
郑州公用集团东部垃圾焚烧发电厂。
原来的垃圾堆,成了现在的城市“充电宝”。郑州公用集团东部垃圾焚烧发电厂日发电最高时可达到188万度,日吨入场垃圾发电量400度/吨,年发电量更是接近6亿度。厂区发出的电统一并入国家电网系统,服务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生活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戴旭雯说,垃圾燃烧后留下的炉渣,经过处理后,还将被制作成建筑材料,最终实现了生活垃圾的绿色循环使用。
新乡市首创环境能源有限公司,将炉渣中的金属物质提炼利用后,剩余的无机质被用于制砖或城市道路建设。根据了解,该公司还正在计划拓展供热、建材利用等多元化业务,构建更加完整的绿色循环经济体系。
转变丨不再填埋、全部焚烧
从源头的垃圾分类,到终端的资源回收利用,目前河南生活垃圾焚烧负荷率达到了96.63%。
生活垃圾“日产日清”,背后是处理能力的提升。根据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数据,目前河南日均生产生活垃圾6.9万吨,在运生活垃圾焚烧设施72座,焚烧处理能力达到7.225万吨/日;同时建成餐厨废弃物处理设施44座,处理能力达到3774吨/日。
垃圾焚烧发电厂数量的增加,使“填埋法”退出历史舞台。
以前,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焚烧,另一种是填埋。
2021年12月,郑州最大的垃圾填埋场——侯寨垃圾综合处理场封场。
填埋法,顾名思义,是将生活垃圾集中运输到专门填埋场,分层压实后,覆盖土壤或防渗材料,利用自然发酵和隔离技术实现垃圾的长期封存。
焚烧法,是在高温环境下,让生活垃圾充分燃烧,其中的有机成分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利用余热发电或供热,剩余的灰烬体积仅为原来的10%~30%。
两者比较,填埋法除了占用土地资源外,处理过程中的渗滤液、沼气和腐臭,还会对周边的水体、土壤、大气带来较大的危害。
近些年来,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我国将垃圾焚烧确定为生活垃圾处理的主导方式,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规范政策,引导垃圾焚烧产业健康发展。
此消彼长。据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有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年底,河南全省135个生活垃圾填埋场全部实现了封场停用,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全省域城镇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的省份。
理念丨共建共享、绿色循环
生活垃圾的处置,关系着城市的环境卫生,也体现着城市的社会治理能力,以及经济社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西南政法大学中国法文化研究传播中心研究员张福坤撰文说,破解垃圾处理这个世界性环保难题,将先进的技术设备、完善的标准体系和成熟的运营经验带向世界,中国为世界提供了先进经验。
业内专家指出,相对于从终端通过垃圾焚烧“无害化”解决问题,还需要广大公众凝聚共识,积极践行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挥垃圾分类、循环经济等的引导作用,推动废弃物的减量化生产、资源化利用。
河南多地设置分类回收垃圾桶。
对此,《河南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也明确提出,城市生活垃圾应当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禁止垃圾分类投放后混合收集、运输和处理。
下一步,河南将以静脉产业园、循环经济产业园等为载体,推动生活垃圾协同处理与相关产业链、供应链有效衔接,实现资源利用规模化、规范化、专业化,逐步提高生活垃圾处理水平。
同时,加快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设施建设,有序推进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共建共享。鼓励采用先进技术和综合处理方式,建设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循环利用园区。(刘瑞朝 杨露露)
编辑:祝萍 审核 :银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