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首批国家试点!郑州如何跑好“数据高速路”?

2025-07-22大河网

大河网讯 数据被称为数字经济时代的“石油”和“黄金”。在数据流通利用过程中,如何既释放数据价值,又保障安全可控?近日,国家数据局公布《2025年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项目名单》,通过打造一批城市、行业、企业方向的可信数据空间,形成可复制推广经验模式,支撑全国一体化数据要素市场建设。

由郑州数智科技集团代表郑州市申报的“城市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郑州)”成功入选2025年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项目名单,成为全国的13个城市方向试点之一,也是河南省所有类别中唯一入选项目。

内涵丨建设一个安全流通的“数据路网”

可信数据空间,是一个什么样的空间?

根据了解,可信数据空间是基于共识规则,连接多方主体,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共用的一种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是数据要素价值共创的应用生态,是支撑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的重要载体。

对于可信数据空间,中国电子云副总裁、数据事业部总经理冯进有一个形象的类比,他说:“农业经济时代基建有农田水利,工业经济时代基建有铁公基,数字经济时代就有驱动千行百业数字化的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可信数据空间是实现全域数据快速接入并安全合规利用的一种方案。”冯进说,有了城市可信数据空间这个数据基建载体,数据从各组织内数据资源化形态,逐步发展为以流通利用为核心的数据产品化、要素化形态,跨主体数据融合并与场景进行结合,产生数据使能,并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郑州医保便民服务大模型。

可信数据空间,打通了数据流通的渠道,还能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解释说,数据使用者通过可信数据空间能使用数据,但无法获取数据原貌,能够有效保护数据中的隐私或敏感信息。

以电子病历为例,医药公司想利用患者电子病历收集药物临床数据,而患者担心此过程会泄露个人敏感信息。因此,就需要构建一个“可用不可见”的数据空间,由该数据空间将数据脱敏处理后提供给医药公司使用。

试点丨形成可复制推广的“郑州实践范式”

这次国家数据局公布的首批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名单,包括13个城市、22个行业和28个企业可信数据空间。这标志着我国在探索数据要素规模化流通利用新模式新路径上迈出关键性步伐。

此次试点工作旨在打造一批资源丰富、应用创新、生态繁荣、成效显著的可信数据空间,在数据资源可信共享、数据要素价值共创、数据产业创新培育、数据流通机制创新等方面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模式,支撑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建设。

郑州入选2025年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项目名单,正是向信息化时代跨出的关键一步。

郑州数智科技集团。

作为郑州市试点项目的申报与建设主体,郑州数智科技集团将承担起探索数据安全流通、赋能城市治理与产业发展的使命。

郑州数智科技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苏文杰介绍说,该试点将致力于形成可复制推广的“郑州实践范式”,力争到2027年,在数据汇聚与覆盖上实现不少于60%的公共数据覆盖,数据开放总量增长大于100%。在生态规模上,累计招引数据服务方200家、上架数据产品2000个、培育典型应用场景100个。

在应用深度上,企事业单位日活用户达10%以上,政府企事业单位覆盖率50%以上,覆盖本市主导产业龙头企业50%以上。在经济效益上,带动郑州数据交易规模突破100亿元,数字经济规模达8000亿元。

应用丨提供坚实的“郑州方案”

作为全国13个城市方向试点之一,城市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郑州)也是河南省所有类别中唯一入选项目。

对此,冯进解读说,纵观河南全省的数据发展程度,大部分地市公共数据处于面向数字政府与智慧城市汇聚治理共享的数据资源化阶段。面向数字经济导向的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处在初期阶段。郑州在授权运营、数据基建方面相对走在前列,以“郑好办”、“郑好融”、“郑好停”等一系列数字化运营平台为载体,以惠民、利企、兴业为导向,孵化个人类、企业类等公共数据产品,释放公共数据资源价值。

郑州作为中原核心枢纽,承载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重要环节。入选试点项目能够进一步释放数据价值,融合政府公共数据与外部数据,支撑行业数字化发展。未来,郑州可信数据空间建成后,以市场化方式聚集各类高价值数据资源,上架高价值数据集,以此集聚数商,开发数据产品,发展数据产业,带动数字经济发展。

郑好融平台。

“这次试点,可以让郑州在全国数据基础设施布局中占据关键一环,发挥‘中原数纽’重要角色作用。”冯进说,郑州城市可信数据空间后续投建,发挥本市丰沛数据资源优势,结合“郑好系列”数字化运营平台流量入口与场景专区优势,可以率先在河南完成数据要素运营打样。以区域功能节点,纵对国家,横联周边,形成对中原城市的数据互通协同以及数据运营共创,进而为河南全省的数据要素统一大市场形成发挥其优势与作用。

河南省数据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河南将以试点工作为契机,做好试点项目管理和服务,高质量推进试点任务落地见效。同时,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储备培育,持续推动企业型、行业型、城市型可信数据空间布局建设,加快释放数据要素乘数效应,为全国数据资源流通利用贡献“河南经验”。(杨露露 刘瑞朝 李连凡)

编辑:张龙(小)  审核 :王世洋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