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论场 | 紧盯“麻绳最细处”——坚决打好打赢防汛救灾这场硬仗③
□于晴
麻绳专挑细处断,朴素的民间谚语道出了汛期出现灾害险情的一大成因——事故不会凭空发生,它总是精准地找到那个最脆弱的“细处”,最终酿成大祸。
“细处”在哪里?它可能藏在大坝上不易察觉的缝隙管涌中,它可能是隐患排查时的走马观花,也可能是责任落实时的层层衰减。防汛是一项系统工程,任何微小的疏漏都可能将风险放大,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旦第一块倒了,后续的连锁反应常常超出预料。
“最细处”往往不在大江大河,而在小沟小渠。防溺水、防内涝、管网疏浚、农田排水……防汛不能抓大放小,在确保大工程、大水库发挥作用的同时,更要抓大又管小,消除危险的隐秘角落,不在“麻绳最细处”出现险情、形成灾害。
这几天,郑州的雨时断时续,走在路上会发现,很多井盖上都立起了警示牌,小区车库也备上了沙袋。把工作做在前,只有平时多流汗、多“找茬”,汛情出现时才能少流泪、不出错。
事故专找薄弱点,要将风险隐患排查整改贯穿整个汛期,尤其要针对极端暴雨可能导致的山洪地质灾害,还有城市内涝等隐患进行再排查、再梳理,及时消除,对薄弱环节在哪里、哪里可能发洪水、发多大洪水、往哪里疏散避险等关键信息更要随时掌握、实时跟进,做到心中有数、行动有力。
麻绳专挑细处断,不仅是对风险的警示,更提醒我们,防汛救灾是场硬仗,也是持久战。当每个人都以“零容忍”的态度消除每一处隐患、规避每一处风险,将责任链条延伸到每一个环节,把应急响应落实到每一个角落,才能在汛情险情来袭时,守护河湖安澜与万家灯火,安全度过每一个汛期。
编辑:何心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