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背馍上学”到“营养午餐” 一纸提案守护学生“食”与“憩”
大河网讯 “以前总担心孩子中午吃啥、放学去哪儿,现在不仅能吃上热乎乎的营养餐,还能在学校午休。”一位家长回忆起这些年的变化,眼角泛起笑意。这些变化,始于河南省政协委员提案,折射出河南教育的发展变革。
20世纪八九十年代,“背馍上学”曾是不少河南学子的集体记忆。2018年,省政协委员庞国华提交的《关于推进建立中小学生中午在校就餐机制的提案》提出:“中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黄金时代,早餐吃得随意,午餐必须吃好。”他建议学校自建食堂或成立专门配餐机构为学生提供营养午餐。
2019年,省政协委员夏先清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民生图景,他在当年河南省政协全会期间提交的《关于加强郑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午餐午休管理的提案》中提出,2017年,郑州有超过20万名中小学生存在午托需求,但午托机构大多无证经营,存在消防、食品、人身安全等多重隐患,建议郑州市将中小学生在校午餐午休服务列入民生实事。
委员的呼声很快转化为民生行动。2019年8月,郑州市召开中小学午餐供餐提供现场会,把午餐供餐作为“民心工程”“政府实事”加快推进。2021年6月底,郑州市实现全市中小学午餐供餐全覆盖。2024年,《河南省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出台,进一步规范全省学校食品安全管理。
午休落实同样充满温情。2020年8月,郑州市印发《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着力解决中小学生午休问题。2024年,郑州市政府印发实施意见,支持有条件的学校通过改造、配建午休服务设施及场所,让午休成为学生的“能量加油站”。
正如一些老师现在常对学生说的:“你们碗里的热饭,就是这个时代最好的历史课。”这场始于政协委员提案的变革,惠及无数家庭,成为河南民生改善的温暖见证。(刘远/文 胡瀚泽/海报)
编辑:祝萍 审核 :王世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