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治”入微丨议事小亭子,治理大平台
大河网讯 一个小亭子,成为解决群众难题的大平台;一个调度室,成为调解矛盾的“民情超市”;一处家风馆,成为研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互动舞台。
党群“连理树”下的院落,吹起和谐好家风好乡风。大河网记者走进芦花岗社区,看当地怎样架构三级网格、发动N方力量,打造多元阵地,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共同体。
党建+网格,一核统多元
7月15日,芦花岗社区三级网格员葛庆磊,无意间了解到一个正在恶化的邻里矛盾。
这个矛盾,是他和群众聊天时听说的。两家邻居产生了矛盾,起因是屋顶排水走向问题。
随后,他主动与两家沟通,进一步了解关系恶化的原因,并立即联系一、二级网格长,将双方请到一起,共同协商解决方案。
通过三级网格联动和网格长耐心的劝说和调解,双方最终达成了和解,重修旧好。
“社区书记—‘两委’—党员三级网格体系,网格套网格,实现了‘党建+网格’社区全覆盖,形成了‘一核统多元’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芦花岗社区支部书记江增磊说,社区共有常住人口1300余人,被“织进”了6个微网格之中。
三级网格体系,是社区基层治理的基础,确保社区“有人管事、有人理事、有人办事”。一级网格下面划分6个微网格,6名社区“两委”担任二级网格长。二级网格长下面又细化了27个三级网格,由27名党员担任三级网格长,负责联系社区257名住户。
如今,38路摄像头视频巡查,已经实现区域全覆盖。网格员利用“雪亮工程”智慧平台工作方式提质升级,实现了“走访式”到智能平台“派单式”的转变。
根据介绍,今年以来,通过“雪亮工程”智慧平台,社区累计受理化解事件352件,事件解决成功率达98.86%。
协商+自治,打下好基础
三伏天里,每到傍晚时分,芦花岗社区协商议事亭就会变得热闹起来。
社区不少居民来到协商议事亭内,闲聊一些家长里短和日常琐事。这个时候,社区“两委”干部也会前来,与居民聊天沟通,收集社情民意。
“居民的幸福居民谋,众人的事情众人议”,亭子两侧的对联,是社区党建引领居民自治的生动写照。
“通过‘邻里议事会’‘政协委员月月谈’‘小亭议事’等形式,更好发挥居民‘自治’能力。”江增磊介绍说,他们鼓励群众参与到社区管理、社区决定,收集群众意见,充分发挥协商议事在基层治理中的关键作用。
居民从“靠社区管”的局外人,化身为“民主自治”建言献策的“主人翁”。通过党建引领,党群合力打造了共建、共治、共享新局面。
同时,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平安建设巡逻、人居环境整治的社区治理事务。设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馆内的“好家风”积分超市,专为居民凭积分换生活用品之用。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好家风”积分超市渐受冷落。“越来越多的群众加入社区志愿服务队伍,这些礼品反而不是群众最为关心的东西了。”江增磊说,这反映出社区群众的自治意识在不断提高。
精神+文化,激发大潜能
7月18日中午,江增磊提着专门订购的蛋糕,走进了祝青兰老人家。
当天是祝青兰老人76岁生日。江增磊将蛋糕送到老人手上,并将一张100元钞票递给了她。
这是芦花岗社区的常态化活动。社区内70岁以上老人,在生日当天都可享有同样的待遇。江增磊说,社区70岁以上的老人共有90人,他们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表达对老人的关怀和尊敬。
芦花岗社区是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这里有专门为老年人建设的日间照料中心。每天上午,闲来无事的老人们会推开照料中心的门,坐在一块儿唠唠嗑、下下棋,度过充实的一天时光。
在这个休闲娱乐场所内,社区“两委”结合节日节庆经常开展“饺子宴”“四季春晚”“粽子宴”等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芦花岗社区中,有一处利用闲置的空心院落改造成的家风馆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馆。院中的石榴树和枣树果实累累,小桥流水蕴含着清幽的意境,两棵长在一起的楝树铺展一地绿荫,经常有社区群众来到这里,在一块儿唠唠家常,参加一些活动。
文化活动成为创新治理模式的重要资源。社区以传统文化节日为契机,开展手工灯笼、DIY月饼、扎染等文化活动,调动群众参加的积极性,无形中也增强了群众的凝聚力。另外,通过积极宣传家风家教,增强居民孝老爱幼意识。
结合“五基四化”工作思路,社区经常邀请老党员、社会工作者、群众代表在议事小亭子召开研讨会,探讨家风文化和现代治理理念的发展思路。“这样做不仅提高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也充分激发出了居民自治的潜能。”江增磊说。
记者手记
在芦花岗社区家风馆所在院子的入口处,有两棵下部长在一起的楝树,被当地人形象地称为党群“连理树”。
党群关系是否融洽,党群情感联结是否密切,关系到基层治理的质量。芦花岗社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通过汇聚多方力量,引导居民从基层治理的“受益者”转变为“参与者”,带领居民共建共治共享,打造了多层次基层治理的协商议事格局。
有了多层次基层治理的协商议事格局,群众与党员的关系拉近了,居民协商议事和自治能力提高了。党群“连理树”荫凉下的乡风馆,吹拂着好家风、好乡风,吹出了新时代的新风尚。
策划:李敬欣 张培君
统筹:张磊
记者:刘瑞朝 赵檬 刘高雅
视频:马绍坤
制图:韩雨松
编辑:谭敏 审核 :范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