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智能产业“东风” 郑州做强都市圈“核心”
宇通客车海外承装车间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杨晓妍 文/图
7月28日,“活力中国调研行”河南省主题采访活动开启,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走进宇通客车、中创智领集团、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眼前这些郑州“制造”早已变成“智造”,深度布局下,正为省会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硬核支撑,为郑州做强都市圈“核心”打造动力引擎。
“造车出海”宇通智造客车跑出“加速度”
2024年,郑州市汽车产量首次突破100万辆,达到112万辆,迈入全国第一方阵。
汽车产业是郑州市确定的战略支撑产业之一,汽车产量占全省的80%以上。7月28日,宇通客车新能源生产基地的总装车间里,工人正穿梭在车厢有序组装车窗,左右两边分别是来自巴基斯坦与哈萨克斯坦的订单,醒目的电子屏上,蓝底白字实时跳动着海外订单进度。
“这是宇通客车的MES系统,生产过程全面监控。”宇通客车海外承装车间经理刘杰介绍,“一个单线7.4小时就能组装22辆新能源客车。”
2025年上半年宇通客车累计销售各类车辆21321辆,同比增长3.73%,创阶段性新高。目前宇通产品已远销至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出口超11万辆。刘杰告诉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技术出海+本地化运营”是宇通“造车出海”构建国际品牌影响力,完成现代化产业布局的核心之一。
2025年以来,宇通已完成中亚1000辆订单交付,挪威287辆、希腊100辆复购新能源订单陆续完成交付并开始运营。
此外,在巴基斯坦、厄瓜多尔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宇通也取得市场突破,绿色出行的“中国方案”,正在从中原大地走向世界各地。
“智造”让煤机巨头转型成“最强大脑”
7月28日午时,在全球煤机行业首个“灯塔工厂”——中创智领(原郑煤机)智慧园区,无人的厂房里机械臂正在精准焊接,激光切割火花四溅。
要说园区最繁忙的工人,当数生产车间的重载AGV,它们往来穿梭,钢板出库和上下料井然有序……工厂负责人苏振宇介绍,智能化是这个园区能被评为“灯塔工厂”的关键。
在这个原生数字化工厂里,几乎看不到传统制造业中忙碌的工人身影,取而代之的是钢板物料“坐”着AGV从智能料场进入车间,经过自动预处理、激光切割、机器人焊接及检测、自动化喷粉等一系列工艺后,“变身”为大型洗选成套关键装备。
“相较传统工厂,这里产量提升30%,生产周期从原来的28天缩短至9天。”苏振宇告诉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更重要的是,我们自主开发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及智采系统等,可以帮助煤矿用户实现综采工作面的智能化开采,推动煤炭开采向无人值守、有人巡视转变。”
从“卖装备”到“卖技术和服务”,从单一煤机产品到多产业生态,从传统制造到如今的行业“灯塔”,中创智领集团乘风破浪,从煤机巨头成功转型为矿山的“最强大脑”。
打造算力之城超聚变用“AI+数据”智造中原“明珠”
提到郑州的算力龙头企业,不得不提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作为河南先进计算产业链的链主企业,超聚变正以算力为支点,撬动城企数智化转型。企业落地郑州近4年来,补齐了河南电子信息产业链的关键环。作为河南省重点引进的算力产业龙头企业,超聚变近年来布局河南的步伐不断加快。
“这台FusionPoD液冷整机柜服务器,单柜能提供64GPU算力,在降低企业部署成本的同时减少碳排放。”在展厅,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董事、公共及政府事务总裁李翔宇告诉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算力是智能时代的“水电煤”,超聚变的布局早已超越硬件。“客户不仅要服务器,更要能建好、管好、用好算力的全套方案。”李翔宇表示,超聚变的算网融合平台,可以让算力像水一样按需流动。
据介绍,超聚变的xRAY智能数据与AI使能平台已在某央企数字化转型项目中落地应用,它能让模型蒸馏准确率从70%提至95%以上,订单处理周期缩短50%。李翔宇说:“就像给企业装上智慧大脑,决策更准、效率更高。”
目前,超聚变服务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万客户。2025年一季度,该企业营收实现再翻倍。“未来已来,AI、数据、算力、能源等要素将重构未来20年产业格局。一个新的、长达20年的重大技术和产业升级的战略机遇、创新机遇已经开启。”
随着像宇通、中创智领等越来越多的标杆企业绘就“郑州都市圈”美好蓝图的同时,郑州也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打造出引领变革的“核心”引擎;随着创新发展的新动力不断涌现,郑州的现代化都市圈建设也将注入新的竞争力,在河南绽放出中部地区崛起、高质量发展的“繁花”盛景。
编辑:陈梦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