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升温 河南如何再添柴加力
隋唐洛阳城景区打铁花表演 新华社/图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特约观察员 郑宇
8月8日,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强调要聚焦提振消费、产业转型、扩大开放、外资外贸、保障民生等重点,加力实施一批增量政策。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会议把提振消费作为首要重点进行研究部署,这既是落实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的具体措施,也是对我省促消费、扩内需工作的进一步推动,对于打赢打好夏秋季经济战役、确保完成全年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河南上半年“消费成绩”领跑全国
消费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从年初起,河南便把提振消费摆在突出位置,推出一系列超常规政策举措,特别是以深度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为战略抓手,全面发力推动消费疫后回补恢复、稳定发展,以繁荣消费保民生、稳信心、促增长。
一组数据揭示了河南工作成效。
2025年上半年,河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42万亿元,逆势增长7.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在经济总量排名前十的经济大省中位居第一;网上零售额2441.08亿元,增速高出全国7.8个百分点。
分领域来看,多数消费类别增势良好,逐新、向绿、变强趋势明显,蜜雪冰城、胖东来、大卫城、万象城等一大批大型商业实体、知名品牌走向全国。
新一轮“消费革命”正以新的姿态展开,这将有效助推河南担好经济大省重任。
“钱袋子”鼓起来,消费才能“嗨起来”
河南消费强势崛起的背后,隐藏着什么奥秘?
刺激消费的深层逻辑,先从制度供给开始。河南认真落实产权保护、市场准入等重大改革举措,开展首轮市场准入效能评估,推动监管执法办案“一个平台处理、一张网络运行”,让市场制度更加完善,以制度创新刺激消费潜能、激发经济活力。上线运行省政策直达和诉求响应平台,12项涉企“高效办成一件事”累计跑动次数、环节、时限、材料分别压减94.6%、81.1%、85.5%、72.6%。
“钱袋子”鼓起来,消费才能“嗨起来”。加快完善劳动、资本、知识、技术等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多渠道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2025年上半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781元,增长5.5%,高于全国水平。
河南以“组合拳”打通消费全链条,加快织就“近悦远来”的消费生态。
金融支持大胆消费。银行推出利率低至2.8%的“融E借”消费贷,银联联合商超发放家电补贴等惠民让利活动。
质量保证放心消费。积极培育放心商店、放心市场、放心网店、放心餐饮、放心景区,上半年投诉率下降45%。
数字引流带动更多消费。升级打造“一机游河南”省级智慧文旅平台,综合运用抖音直播、大V推广等手段,实现线上引流、线上消费,线下服务、线下体验。
场景不断出新,文旅持续出圈
河南创新打造多元化消费场景,实现消费效率和满意度有效提升。
打造新载体。认定郑州龙湖金融岛、洛阳隋唐宫城区等四大省级夜经济集聚区,以差异化定位满足了多层次消费需求。
探索新模式。金融岛吸引76家河南首店入驻,沿湖商业开业率达96%,以时尚艺术展与露天音乐节实现“商业+艺术”跨界融合。
应用新技术。隋唐宫城区整合33万平方米消费空间,夜间商户占比超90%,汉服游园、3D激光投影重现盛唐气象,带动暑期游客人均停留时间延长至2.8天。
文旅消费是提升生活品质的有效途径,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
2024年,河南接待游客量首次突破10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为推动文旅市场更加繁荣兴盛,河南专门召开全省文化旅游发展大会作出部署,持续推动河南文旅“出圈出彩”。
河南历史文化资源得天独厚,全力把文化牌打得更好。举办“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河”宣传推广活动,建设黄河古都群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不断擦亮老家河南、天下黄河、华夏古都、中国功夫品牌,让文化家底变成了文旅名片。
文旅产品是否丰富,决定了文旅消费热度。坚持接地气、有生气、引人气,培育融合业态,推出主题鲜明、类型丰富的各类特色产品。当前,消夏避暑、休闲度假、大遗址研学、音乐+旅游、民宿康养等系列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开展。
坚持美美与共、张开怀抱,迎接四海宾朋。精准做好周边省份及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客源市场深度开发,今年前5个月共接待游客5.4亿人次、收入5165.7亿元,分别是去年同期的104.5%、104.9%。
当前形势下,促消费、兴消费、强消费,不仅是重大经济命题,也是重要民生课题。将“促消费”的短期战术行动,升级为“优生态”的长期战略举措——这或许是河南实践带来的最深刻启示。
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