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不用愁!社区、企业齐发力 暑托班让孩子拥有“安心假期”
暑假期间,孩子“看护难”成为不少双职工家庭的问题。在江苏、湖南等地,社区和企业推出了暑托班,让孩子们有处可去,家长们能够安心上班。
解决“看护难”
托管撑起安心暑假
这个暑假,在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双庄街道,盐路社区整合了资源,为孩子们开设了为期30天的“暑期托管班”。每天设置6门课,由党员志愿者们进行授课,涵盖了安全教育、书法、音乐等。
宿城区双庄街道盐路社区党委书记 王浪:今年咱们社区的暑托班,是党员同志们办的暖心事,让家长们放心上班。
在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一些企业则把暑期托管班搬进了厂区。记者在一家制鞋企业看到,企业开辟了300平方米的空间作为托管区域,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写作业、阅读,做游戏,有专人负责照看,一日三餐也不用家长们操心。
上非遗课 逛博物馆
暑期托管乐趣多
在重庆江北区港城小学的一处托管点,孩子们在社工和大学生志愿者的带领下,正在动手制作漆扇。这项公益托管服务,不仅有志愿者教师针对性答疑辅导作业,还通过聘请专业老师,开设制作漆扇、剪纸、扎染等非遗体验课,以及科普实验、红色故事会、暑期安全讲座等课程。
共青团重庆市江北区委青少年工作部负责人 曲训灏:按年龄划分了3个班,每个班大概是30名同学。
今年以来,重庆市通过1000余个托管点位,已开设公益托管班4900余期,服务未成年人超13.9万人次。需要托管的家庭可以通过“渝快办”等手机政务软件报名,即可免费享受这项托管服务。
在山东青岛北站东广场地下空间的建设现场,一场趣味横生的科学体验课,吸引了小朋友们的关注。志愿者教孩子们用榫卯结构搭建模型,生动展示建筑行业的历史变迁。
这个暑期,青岛市开展了“小候鸟”驿站活动,让200多名从四川、安徽、河北等地飞来的留守儿童,开启与父母的团聚时光。除了剪纸、绘画、音乐、舞蹈等丰富多彩的兴趣课,志愿者还带着孩子们到海洋馆、海军博物馆等地研学参观。
“小候鸟”驿站项目负责人 冯明耀:为务工人员和他们的孩子搭建团聚港湾和平台,让“小候鸟们”感受关爱,健康成长。
帮助青少年系好假期“安全带”
暑假期间,天津、陕西安康等地公安部门联合消防部门,开展多场防骗、防火宣传活动。在实验展示区,现场演示“油锅起火”扑救步骤,建筑保温材料燃烧、燃气泄漏起火处理等实景模拟。
暑假期间,湖北天门、四川广安等地少年宫迎来了公安、消防、电力等部门的安全员。活动现场,孩子们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认真学习了灭火器的使用方法,还轮流练习心肺复苏。
江西宜丰的人民检察院通过网上预约方式,接待了一批批学生。讲解员向学生讲述未成年人擅自下水游泳的危害性及防溺水的重要性。
宜丰县人民检察院“青竹未检”团队 杨婷: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围绕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职责,持续开展“研学+打卡”法治教育研学活动,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江苏淮安少年宫的爱心教室在暑假期间对外开放,孩子们不仅可以近距离参观和操作无人机、机器狗、外骨骼机器人等,还可以通过教具模拟触电体验、学习触电急救等知识。
编辑:王友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