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技工院校秋招火爆 读技校的人为何越来越多了
河南技师学院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学生在实训教室操练技能。
灵宝技师学院焊工专业的学生身穿防护服在研究焊接技术。
河南医药健康技师学院的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学习健康照护技能。
□本报记者 王向前 文/图 实习生 闫迅达
“麻烦给我弟弟弄个新能源的名额,非常感谢。”看到这条微信信息,郑州技师学院招生处处长裴占超给对方发送了一份盖章的招生工作公告,回复道:“报名的人太多了。”公告上明确公示了学校有4个专业停止接受新生报名。
这一幕,是几天前我省技工院校招生中发生的真实情景。请求与回答之间,既有家属对技工院校热门专业入学名额的渴盼,又有院校因专业招生火爆不得不婉拒的无奈。
眼下,我省技工院校秋招已进入收尾阶段。记者从多个学校获悉,与往年相比,今年秋招热度空前。一些专业火爆出圈、一位难求,学校不得不提前暂停报名通道。对一些技工院校来说,今年以来的招生人数也超过往年同期,不少学校已提前完成全年招生计划。
技工院校招生受欢迎,说明了什么?这背后反映了什么样的时代风尚?
“即使替补,我们也要等待”
8月11日,申请入学报名已过去好几天,桐柏县16岁的初中毕业生刘浩还在等待郑州技师学院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补录消息。
“我觉得新能源汽车专业有前景,就给弟弟报了名。现在还在等学校消息,希望有人放弃名额,我弟弟能有机会替补。”刘浩30多岁的哥哥说,自己吃了没技能的亏,在外挣钱养家深感不易,因此希望弟弟学个一技之长。
刘浩的入学资格悬而未决,郑州技师学院也感到左右为难。接受报名,但该专业的秋招名额早已用完,并且人数超过了招生计划;拒绝学生,学校又难以开口,如此笃定选择技能学习的人,往往对技术充满了热爱和追求,用心引导便能培养成才。
不就是课堂多一个人吗?有那么难吗?面对这样的疑问,裴占超的回答很干脆:“难!目前是多一个人也不行。”因为该专业负责人明确告诉他,不再接受任何渠道的新生报名,“谁接受谁负责”。
据悉,郑州技师学院今年通过春秋两季招生,全年计划招生3000人。截至8月5日,仅秋招阶段中新生报名缴费人数已超过3300人,远超全年招生计划。以学校最火的专业之一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为例,今年秋招计划招350人,开设7个班。目前,实际缴费新生已有600多名,需要开设12个班,这已突破了学校实训教学的最大承受力。
“技工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不是增加一张课桌的事,而是涉及实训教学保障能力,要确保入学的每名学生都能在实训教室学习和操作设备。”裴占超补充道,学校正在想办法,努力满足家长的愿望。
今年招生情况良好的技工院校远不止郑州技师学院一家,这在我省已成普遍现象。
河南医药健康技师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郭彦坤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学校已超额完成全年招生任务。制药、中药、中医康复保健、口腔义齿制造等专业都是热门专业,现在只有个别专业还有招生名额。
灵宝技师学院副院长孟宪龙也表示,学校全年计划招生1000人,虽然秋招还没结束,但全年招生目标已经达成。
“学门技能,是挺好的选择”
太康县19岁的高中毕业生崔博士,是今年选择到技工院校学习的学生之一,他瞄准了电气自动化专业技能。
“爸妈给我起名‘博士’,是希望我在学业上有所成就。但今年高考成绩不理想,我清楚自己的学习状况。与其费尽周折进入大学接受并不适合自己的学历教育,不如早点学门手艺,靠技能找工作更实际。”他说。
为什么认为学到技能就能找到工作?崔博士的父亲解释,随着就业环境变化,他也经常思考孩子未来靠什么在社会上立足谋生。“这些年来,国家对技能成才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政策越来越多。我看到不少人通过一技之长在社会上闯出了名堂,这坚定了我让孩子学习一门技能的决心。”
匠心铸就梦想,技能照亮前程。进入新发展阶段,“工匠精神”“职业技能”成为社会热议的高频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崔博士一样,萌生了以一技之长投身国家建设的想法,把技能就业、技能增收作为实现人生出彩的重要选择。
“学历教育依然重要,但根据我的观察,职业技能教育的吸引力正在日益增强,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生心里扎根发芽。”郑州交通技师学院招生办主任王菲说,他们不再“唯学历论”,而是直接以是否“有利于就业”作为学业选择的关键变量。技能就业在他们眼里并不是“没面子”,而是一条同样能成才的道路,并且更符合孩子的天赋和性格特点。
当社会普遍认识到,无论从事哪种职业,都有出彩的机会、都可以收获精彩的人生时,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也就成了众多家长和学生的自觉选择。这些悄然转变的观念,投射到现实中,就体现在技工院校的招生突然火爆。
“技工院校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务,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途径。”郭彦坤说,伴随共和国成长起来的技工教育,历经几十载起落沉浮,如今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
“让失意的孩子在适合的赛道上奔跑”
在郑州中保成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的动力电池维修车间,朱宝玉正俯身专注地检测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动力电池组。
“‘三电’(电机系统、动力电池和电控系统)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我在学校时,几乎每天都与‘三电’打交道,各类检测维修设备都会用,基本原理也都懂,所以到岗位后很快就能上手。”他说。
高中上了一年,他觉得自己不是“高考的料”,和爸妈商量后决定退学,直接去学技能。“人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发现自己文化课学习上难有进步后,我觉得不如早点学门技能更实际。”2019年秋季,他来到郑州交通技师学院学习汽车维修,并于2023年毕业后顺利入职郑州中保成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我们所处的时代,正以更开放的姿态为年轻人铺设多元赛道;如今的职业教育政策,正以更大力度为矢志学习技能的人打通成才道路。
“技工教育最大的特点是实操性强、适用性强。”灵宝技师学院院长张青民说,技工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就业教育,其核心目标是培养能够顺利就业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换句话说,技工教育为那些在传统求学道路上受挫的孩子提供了一个转换赛道的机会。可以帮助他们摆脱不擅长的知识学习,找到自身的闪光点,找回在就业市场上的自信和价值感。”
今年,我省共有77所技工院校参与招生,计划招生10.5万人。招生专业涉及机械、电工电子、交通等15个大类,包括数控加工、电机电器装配与维修、计算机网络应用等200多个专业(工种)。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有关人员介绍,技工院校注重技能人才培养,多年来毕业生就业(创业)形势较好,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7%以上,优势专业就业率达到100%。
育人模式的实用性,造就了技工院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抢手”。面对更多人的期望,技工教育又将如何不负众望?张青民建议,在日常教学和人才培养中,技工院校必须紧密结合社会实际需求,不断创新培养模式。
紧贴社会需求开设专业,将课堂教学设在实训教室,我省技工院校正凭借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赢得越来越多学生和家长的青睐。
编辑:张龙(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