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15万亩林海的“三色融合”实践

2025-08-18大河网

大河网讯(记者 刘瑞朝)大别山中,潢河源头,将军故里,绿满山川。国有新县林场15万亩的林海中,“两山”理念细化为绿、红、金的“三色融合”创新实践。这里的森林覆盖率达到96%,活立木蓄积量76万立方米,先后荣获“全国十佳国有林场”“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基地”称号。

15000+/cm³的负氧离子含量,也让国有新县林场获得了“中国河南最健康的南极”的称号。从“靠山吃山”到“护山富山”,从林地林海到碳汇资产,这片绿海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与日俱增。

执绿为笔

绿是生态根基,是发展底色。

初创时期,筚路蓝缕,笔不尽言;新时代里,青山绿水,历历在目。

一片林海,三代坚守,国有新县林场从1954年建场时的零星林地发展到现有总经营面积15万亩,森林覆盖率从77.83%增加到96%,林木蓄积量从最初20万立方米增加到 76万立方米。

为了守护绿色命脉,筑牢生态屏障,林场创新构建“天空地人”一体化智慧监测体系,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地面监控和人工巡护,实现对15万亩林海的24小时守护。

这里建成了野生动物科研救护中心,累计救护白冠长尾雉等珍稀物种200余只,其中“林中凤凰”白冠长尾雉成功放归30余只。强化与中科院等机构合作,出版《连康山科学考察集》,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技支撑。

国有新县林场坚持“扩绿、兴绿、护绿”并重,大力实施国土绿化、低效林改造等工程,科学开展森林抚育,调整优化林分结构。如今林区乔灌草立体共生,四季景异,花果纷呈,2024年11月成功通过国家级森林经营认证(GB/T 28951-2021)。

96%的森林覆盖率、15000+/cm³的负氧离子含量,助力新县获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荣誉称号。

借红铸魂

新县是“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红色基因深深融入血脉。

践行“两山”理念,不仅要守护绿水青山,更要善于挖掘利用其承载的文化价值。依托丰富的绿色生态资源,国有新县林场与红旗渠、焦裕禄纪念馆等形成资源联动,建成新县大型红色实景演艺《红旗不倒大别山》,以“28年红旗不倒”的革命精神为核心,深度诠释“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

通过沉浸式艺术形式再现的大别山革命史诗,成为河南红色文旅融合标杆项目,直接创造就业岗位200余个,带动周边餐饮、住宿、零售等业态蓬勃发展,年接待游客突破8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1500万元,不仅壮大了林场经济实力,更辐射带动周边8个乡镇上千户群众实现人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国有新县林场成功打造了“志仁小道”红色培训线路,与大别山干部学院合作建设“连康山生态文明体验区”,将生态教育课堂融入绿水青山,让学员在体验中感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价值。

林场成为学习传播生态文明和革命精神的重要阵地,每年吸引近10万人次党员干部和青少年前来研学、培训,“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转化为“金山银山”,让森林既长了“叶子”,又长了“票子”。

点金成链

不负绿水青山,方得金山银山。

国有新县林场以“绿”为底、以“红”铸魂、点“金”成链。

作为“绿色水库”,林场每年为长江、淮河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节径流、削减洪峰。其中,保持水土价值914万元,调节水量价值13089万元,净化水质价值488万元。

依托大别山生态资源打造的“连康金兰”野生蜂蜜品牌,已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甜蜜引擎”。通过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及三产融合,带动了经济增效与农民增收。

“生态+产业+文旅”的创新路径,不仅成为蜂农致富的支柱,更成为大别山区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目前,新县养蜂人数超2000人,养蜂户户均增收1万元,蜂群数量达3.2万群,蜂王浆、蜂胶等深加工产品畅销全国,蜂产品年收益突破2600万元。

从林地到林海,从林海到碳汇资产,国有新县林场的生态价值不断跃升。林场年固碳价值427万元,释氧价值3144万元,固碳量增长5%。当地还探索生态效益转化经济收益的路径,如碳汇交易、生态旅游、森林康养、林下经济等,实现年增碳汇量3万吨,碳汇交易额200万元。

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林场将继续推动森林康养产业提档升级,延伸林下经济产业链,培育壮大“连康·金兰”品牌。同时,抢抓“双碳”战略机遇,探索林业碳汇开发,让生态优势持续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

编辑:祝萍  审核 :赵汉青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