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让“夕阳红”拥抱“志愿红” 河南发布“银龄行动”实施方案

2025-08-21大河网

大河网讯 河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内,每周有三天都能见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今年65岁的退休高级工程师王建国在这里有一个新身份,那就是担任企业技术顾问,“带徒弟比上班时还忙”成了他的老年生活新常态。

“车间里的年轻人爱问,我就爱讲。”王建国笑着说,这种被需要的感觉让他越活越有劲儿。这位老人的日常,正是河南“银龄行动”的生动缩影。

近日,河南省民政厅印发《河南省深入开展新时代“银龄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明确鼓励老年人通过志愿服务参与经济社会发展,涵盖智力援助、基层治理、社会服务等八大方面,为银龄群体发挥余热提供清晰路径。

【行动】从“老有所养”到“价值再造”

“银龄行动”并非新鲜事。这项由全国老龄委2003年发起的志愿服务,初衷是组织老专家支援欠发达地区。

根据公开数据,2023年底我省60岁以上人口占常住人口的18.9%,已经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根据相关部门预测,到2025年,我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超过2000万。老龄化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同时也面临挑战和机遇。在这一背景下,《实施方案》明确,推动“银龄行动”扩面升级、提质增效,充分挖掘老年人资源潜能,保障老年人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权利,实现老有所为,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河南建设。

第十届河南省老年人文体优秀节目大赛精品展演。

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实施方案》提出了三个阶段目标,2025年建成省、市、县、乡、村五级志愿服务网络,让行动有序启动;2026年,‘银龄行动’机制基本建立,政策日趋完善,渠道更加通畅,成为长期开展的老年志愿服务项目。2028年打造成河南老有所为的标志性品牌。”

【服务】从“单一服务”到“八轮驱动”

银龄再出发,亦是新青年。近年来,河南“银发族”就业热潮悄然兴起,退休老人走出家门再度投身职场,以独特方式续写人生篇章。这一趋势背后,是政策的积极引导。

《实施方案》结合河南实际,明确鼓励老年人通过志愿服务参与经济社会发展,涵盖智力援助、基层治理、社会服务等八大方面,为银龄群体发挥余热提供了清晰路径。

鹤壁市老年体协“全民健身月”活动。

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河南鼓励农牧老专家围绕农村产业发展、种养殖技术等提供专业支持,同时引导老年人参与生态保护、美丽乡村建设,以及基层民主监督、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让银龄智慧扎根乡村沃土。而银龄教师行动通过“国家银龄教师行动计划”等,以听课评课、公开课等形式,为受援学校的教育教学与管理水平提升注入能量。

健康与文化领域同样活跃着银龄身影。《实施方案》提出,退休医务人员可以通过健康科普、义诊咨询及基层执业,助力提升群众健康素养;老年志愿者则投身“豫出彩・一起来”“咱村有戏”等文化活动,参与文化传承、讲述河南故事。体育健身方面,可以依托老年体育协会,退休运动员、教练员开展科学健身指导,打造“一市一品”特色赛事,带动更多人参与运动。

在法律与红色传承领域,《实施方案》鼓励老年法律工作者参与普法宣传、法律咨询,助力“法援惠民生 关爱老年人”专项活动;“五老”群体则发挥优势,宣传党的理论与历史,为年轻干部讲党课,开展家风家教传承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此外,社会服务方面,鼓励低龄健康老人组成志愿服务队,开展“银发巡逻”、儿童托管、互助养老等活动,以点滴行动守护社区安宁与温暖。

从乡村到城市,从讲台到田间,河南银龄群体正以多元实践,为社会发展注入温暖而持久的力量。

【保障】从“老龄负担”到“银龄红利”

“积极开展‘银龄行动’,支持老年人参与公益慈善、文教卫生等事业,鼓励专业技术领域人才延长工作年限或参与志愿服务,发挥余光余热,可以让老年人在参与中找到愉悦感、归属感。”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高级统计师曹雷分析,老年人在参与中获得的愉悦感与归属感,本身就是社会活力的重要来源。

让银龄力量持续释放,离不开制度保障。《实施方案》的“保障网”从队伍建设到服务场景,考虑得细致入微。

《实施方案》对保障老年人便利参与“银龄行动”有什么要求?

在队伍组建上,河南既抓“广度”也重“精度”。《实施方案》提出,要壮大志愿服务力量。一方面孵化各级老年志愿组织,吸纳老年知识分子、民间技艺传承人等多元群体;另一方面鼓励各单位打造“专业队”,加强基层老年协会规范建设,把有长期服务意愿、身体条件较好的老年人吸纳进志愿服务队伍让专业人做专业事。

晨练的开封市民。

“我们要开展组团式、结对式、订单式等多类型的志愿服务,引导老年志愿者各尽所能、发挥所长。充分利用老年人原单位、所在社区的有利条件,为有意愿参与‘银龄行动’的老年人提供机会。重大公共体育设施、重大赛事、重大活动和重要会议需要招募志愿者的,结合志愿者的年龄、知识、技能和身体状况,为老年志愿者保留一定比例的岗位。”省民政厅负责人说。

河南省社科联学术传播中心副研究员张柏林说:“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全面总结实践经验,深入思考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河南定能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实现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如今,行走在河南城乡,越来越多的“银发身影”正在书写新故事:他们是车间里的技术导师,是田埂上的致富顾问,是舞台上的文化使者。当“夕阳红”拥抱“志愿红”,不仅让老年人的人生更精彩,更为中国式现代化河南建设注入了温暖而持久的力量。(刘瑞朝 路娇  图片均由省老年体协提供)

编辑:申久燕  审核 :赵汉青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