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按下“加速键”!郑州航空港冲刺千亿级医药产业集群

2025-08-26大河网

大河网讯 8月25日,河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赋能航空港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签约活动在郑州航空港区启幕。

活动现场,河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与郑州航空港区管理委员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以《支持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合作备忘录》为纲领,同步落地富士康国创汇康医械CDMO平台项目、苏州独墅联盟医疗器械产业基地项目、药品第三方物流试点等一批标杆项目,为打造中原医药产业新高地按下“加速键”。

《备忘录》明确五大任务

据了解,《支持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合作备忘录》明确,双方将围绕五大任务展开合作:

一是打造产业核心增长极,建设细胞与基因治疗等特色园区,开展药品跨境电商试点,构建现代医药物流体系。二是引进医药生产企业,支持企业建立科研机构,通过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引入创新药品种。三是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建立数字化金融平台、药品上市持有人基金及区域中药制剂中心。四是强化品牌建设,举办国际生物医药博览会,培育“豫产中药”大单品,建设细胞质量检测平台。五是创新监管机制,试点“白名单监管”等改革,争取国家药监局审评资源倾斜。

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在致辞中指出,此次签约标志着省药监局全天候支持郑州航空港建设、全方位助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跨入了全新的阶段。

“省药监局将一如既往坚持政策为大、项目为王、创新为要,把郑州航空港当作创新性政策措施的试验田和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把各项创新性政策措施逐一落实到位,把合作备忘录和合作共建条款真正转化为政策引领的风向标、项目牵引的路线图。”该负责人强调,将通过“一院一城一产业集群”融合发展模式,把郑州航空港建设成为“推进高质量监管、助力高质量发展”的范例和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协同发展的样板。

冲刺千亿级医药产业集群

签约仪式上,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凭借国家战略叠加、超大市场、行政审批、医疗资源、高品质生活配套、交通区位等优势,郑州航空港已集聚省医学科学院、省中医药科学院、5家省级实验室及12个院士团队,落地碧迪医疗、飞利浦、西门子等跨国巨头和国药、华润、复星、联影等头部企业,汇聚郑大一附院、省医、省肿瘤、省红十字血液中心等重点医院,引进郑州大学河南医学院、新型研究型大学等高等院校,建设细胞与基因治疗、眼健康、国际医疗仪器设备、中医药、核医学等特色专业园区。

“郑州航空港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省药监局的精心指导、鼎力支持。我们将以此签约为契机,强化政策协同,在审评审批、监管创新等方面率先突破;加速产业集聚,依托中原医学科学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集群;提升开放能级,吸引全球高端创新资源汇聚。”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郑州航空港区始终秉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理念,以最大诚意、最实举措、最优服务,全力支持企业扎根发展、做大做强。

近年来,作为目前我国唯一由国务院批准设立的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州航空港正高标准建设中原医学科学城,积极打造“一院一城一产业集群”的医药生态体系。

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此次合作旨在通过政策赋能、平台共建、产业协同,推动郑州航空港医药产业向高端化、集群化、国际化发展,打造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注入金融支持活水

医药企业研发、生产成本高,回报周期长,金融服务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而在中原医学科学城,一条条金融政策落地,正在为企业提供更高效、更便利的金融服务。

建设中的“两院一中心”

6月,河南中原医学科学城星未来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完成备案。该基金出资额25亿元,将重点支持中原医学科学城科技成果转化和招商引资项目,重点投向创新药、高端仿制药、现代中药、生物技术药、诊断检测、器械、仪器、高端医用耗材等领域,并适当向消费医疗、康养、医美等医疗大健康及生物经济领域拓展。

7月23日,河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交通银行河南省分行在中原医学科学城发布最新金融产品“医证贷”。有了它,企业凭借药品注册证或医疗器械注册证,可最高贷款3000万元。

近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风险补偿办法》出台,以全国首创“科技型‘白名单’企业+融资风险补偿”制度,专项破解尚未获得国家、省级资质认定的科技标签外企业融资难题,设立总规模1亿元的科技信贷风险补偿金,将政策红利延伸至科技标签体系外的“潜力群体”。

“当‘空中丝路’遇见‘健康中国’,郑州航空港将进一步发挥开放优势,加速医药产业集聚发展,加速成为全国医药产业创新高地和全产业链生态示范区,为河南‘健康强省’建设注入新动能。”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梁雅琪)

编辑:申久燕  审核 :安艳鸽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