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6大行动谋划“人工智能+”工作着力点

2025-08-28大河报

  今年7月,在上海举行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览现场,人形机器人为参观者提供爆米花和饮料服务。

  8月26日,“人工智能+”行动迎来重要进展: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对外发布,明确了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和重点方向。

  明确我国“人工智能+”行动阶段性目标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颠覆性技术,已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和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当前,我国人工智能与各行各业的协同发展日趋加速,“人工智能+”的概念深入人心。2024年,“人工智能+”行动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

  意见深刻把握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演进规律,明确了我国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阶段性目标:

  到2027年,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智能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到2030年,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90%,智能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到2035年,我国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

  如何实现上述阶段性目标?

  意见部署了6大重点行动,即“人工智能+”科学技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人工智能+”消费提质、“人工智能+”民生福祉、“人工智能+”治理能力、“人工智能+”全球合作。

  具体来看,意见以行业应用需求为牵引,统筹国内和国际,部署了一系列务实举措:

  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新一代智能终端;构建智能化情景交互学习模式,推动开展方式更灵活、资源更丰富的自主学习;有序推动人工智能在辅助诊疗、健康管理、医保服务等场景的应用;有序推动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升级……

  系列部署聚焦产业、消费等重点领域,提出了具体实施路径,突出让市场有方向、有信心、有体感、有加速度,为各方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应用落地指明了方向。

  此外,意见结合内外部形势变化,提出强化8项基础支撑能力:

  包括提升模型基础能力、加强数据供给创新、强化智能算力统筹、优化应用发展环境、促进开源生态繁荣、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政策法规保障、提升安全能力水平等。

  意见的这一系列重要部署释放了以人工智能应用发展的确定性,应对技术和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的鲜明信号。

  “紧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以‘人工智能+’为牵引,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必将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支撑。”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郑南宁说。

  延伸阅读

  什么是“人工智能+”行动

  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广泛深度融合,重塑人类生产生活范式,促进生产力革命性跃迁和生产关系深层次变革,加快形成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新形态。

  AI大牛股盘中市值突破6000亿

  近日,人工智能板块迎来普涨,英伟达产业链、Deepseek板块等均涨势明显,开普云开盘涨停,乐鑫科技涨超18%,瑞芯微、中科创达、科大智能等涨超15%。能源设备、酒企板块等回调。

  备受市场关注的大牛股寒武纪昨日依旧延续强势上涨态势,盘中一度突破8%,随后回落,市值一度突破6000亿元大关,其股价进一步逼近“股王”贵州茅台。需要注意的是,从5000亿元到6000亿元,寒武纪仅用了不到5天。

  8月26日晚间,寒武纪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实现净利润10.38亿元,同比扭亏。今年以来,寒武纪股价已经涨超108%。

  本版文图综合新华社、国家发展改革委、大河财立方

编辑:张龙(小)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