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从“纸”到“智” 国际嘉宾相约河南共话阅读新生态

2025-08-28大河网

大河网讯 八月的中原大地,夏意犹未尽,书香忽已来。8月28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数字出版博览会(以下简称“数博会”)、书香河南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在郑州盛大开幕,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名国际嘉宾齐聚黄河之畔,共同见证数博会首次走进中原大地的历史性时刻。

图为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数字出版博览会、书香河南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现场。

两千年前,驼铃商队将东方文明镌刻在羊皮卷上,传递至世界各地;而今天,“数字丝路”以比特为梭、以云网为机,织就文明互鉴的新锦缎。当天上午,作为本届数博会的重要国际活动,“一带一路”国家数字出版沙龙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D馆沙龙区举办,来自加拿大、尼泊尔、斯里兰卡、泰国、印度等国的知名出版社代表齐聚一堂,围绕“一带一路”倡议下数字出版的三大使命,探讨了创新技术如何赋能文化传承、共建共享版权合作机制,以及破解小语种传播困局等关键议题。

图为出席“一带一路”国家数字出版沙龙的嘉宾合影。

“在将近十年的时间里,尼泊尔当代出版社累计出版了300多本中国书籍。虽然数量不算多,但这足以证明我们一直在努力推广中国图书。”尼泊尔当代出版社总裁凯兰·高塔姆告诉记者,“十年前,尼泊尔的图书市场几乎看不到与中国相关的书籍;如今,读者已有了更多选择,至少能够找到一些书籍,更好地了解中国。”

图为尼泊尔当代出版社总裁凯兰·高塔姆(中)。

记者了解到,凯兰·高塔姆不仅是尼泊尔当代出版社总裁,同时也是第十三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青年成就奖获得者。

“在尼泊尔,我牵头成立了‘一带一路’出版商联盟,成员来自20多个国家。”凯兰介绍道,“像在座的印度GBD图书出版社理事长高崖先生、斯里兰卡海王星出版社社长丹尼斯·库拉顿加先生,都是我们俱乐部的成员。因此,将中国图书推广到世界,并非我一人之力,而是整个团队的共同努力。”

凯兰表示,“‘一带一路’出版商俱乐部的每一位同仁,都在为让更多中国书籍走向世界、走向不同国家的读者而奋斗。”

图为文学之路出版社CEO里卡多·阿尔梅达接受记者采访。

谈及 AI 等新技术赋能出版业,文学之路出版社CEO里卡多·阿尔梅达表示:“在 AI 技术问世之前,出版业更多立足于本土市场:一本葡语书籍通常只在葡语国家出版发行;一本中文书籍,也往往仅在国内畅销。AI 的出现,为我们搭建了图书‘出海’的桥梁。”

里卡多指出,借助 AI 技术,文学之路出版社能够快速完成葡萄牙语、西班牙语、德语图书的翻译并上市,大大缩短了出版周期。

“我们日常使用的 Office 或 Word 软件,都自带自动拼写检查功能,这说明技术早已在写作中发挥辅助作用。”里卡多表示,他认为 AI 与出版业之间是一种合作共赢的关系。

“AI 更多地充当作家的写作助手,同时也是出版社的理想合作伙伴。”他补充道,“至于 AI 是否能够独立创作整本书,我认为目前还不太可能。”

图为加拿大多伦多教育出版社总编辑詹姆斯·韦尔登接受记者采访。

谈及数字技术在出版中的应用案例,加拿大多伦多教育出版社总编辑詹姆斯·韦尔登分享了他的观点:“单纯的文本借助数字技术,可以快速转化为互动形式、多语言版本,甚至从文本生成图像、从语音生成视频。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能够以更加生动、丰富的形式呈现内容,让读者更容易理解书籍,同时增强阅读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印度XACT出版集团主管瑞坦舒·辛格(右一)认真聆听嘉宾发言。

在“一带一路”数字出版框架下,不同国家的出版机构、作者和平台需要共享内容,因此,数字出版中的版权保护与共享机制成为全球出版界和读者高度关注的议题。

印度 XACT 出版集团主管瑞坦舒·辛格表示:“数字技术大大加快了跨国出版的各项流程,使内容审核和获取的速度显著提升,为出版商提供了巨大便利,但人类在出版各环节中的参与仍不可或缺。”

瑞坦舒认为,数字技术可以生成文字、图画、设计展板,但仔细观察会发现,技术生成的内容与人工创作在信息厚度和情感温度上存在差异,“儿童读物尤其需要融入人的情感,即便 AI 可以在几分钟内生成文本,如果希望向孩子传递真实价值观,就必须让人的感受贯穿创作全过程”。

在当今时代,数字技术的赋能让书籍不再局限于纸页的厚度,也不再受语言和地域的限制。它们如涓涓溪流,通过 AI 和数字平台流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它们又如温暖的火焰,在屏幕与纸张之间照亮读者的心灵。在这条从“纸”到“智”的道路上,阅读不再仅是获取知识的方式,更成为文明互鉴、情感传递与思想共鸣的桥梁,让世界因书而更加紧密相连。(杨佳欣)

编辑:申久燕  审核 :安艳鸽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